水資源的保護機制
建立水資源的保護機制,一方面是要加大宣傳力度,使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的觀念深入人心,養成人人愛護水,時時處處節水的習慣。我們的水資源緊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浪費嚴重造成的,因此,我們在節水方面還是有很大潛力的,如果能改變生產生活中的用水方式,提高節水意識,就可以將很多無效水利用起來,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宣傳教育是提高人的思想認識、搞好節水的重要基礎工作。
另一方面就是通過經濟手段來調節。加大對各種情況下污水排放的管理,建立起排污收費制度,有效地控制企業污水的排放量。將水體劃定不同類型的水功能區,實行分類管理。目前,我國的污水處理收費制度初步建立起來,除西藏自治區外,其他省、市、區都實行了污水處理收費制度。另外污水處理費的征收標準也比以前有了大幅度提高。污水處理費的開征和調整,提高了污水的集中處理率,促進了污水處理的產業化進程,通過這種途徑,建立起了約束機制,有利于水資源的保護。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鼓勵在合適的范圍內,使用處理后的再生水。建立生態用水制度,做好水生態系統保護工作,加大水生態系統保護工作力度,改善、修復水生態系統,特別是城市水系、濕地、干旱與半干旱地區等特殊生態區域,嚴格控制開采地下水。水資源保護機制建立起來,就是對水資源的“開源”。
參考文獻:
水利部部長:落實科學發展觀
建設節水型社會!度嗣袢請蟆 2004年04月23日第十三版。
胡鞍鋼,王亞華。中國如何建設節水型社會,中國水利學會網站,2003.10。
何斌。德國、荷蘭的節水政策及措施。四川水利,1998(1)。
施熙燦。國外及我國部分地區水價概況,水利水電科技進展, 2003(3)。
吳季松。分配初始水權
建立水權制度,中國水利報 2004-03-15。
楊少林,孟菁玲。澳大利亞水權制度的發展及其啟示。水利發展研究,2004(8)。
高娜。國外主要節水經驗。山東經濟戰略研究,2001(3)。
許發輝,崔勇,馬常寶。澳大利亞旱作節水農業發展現狀及啟示,世界農業,2004(5)。
趙小平。加快建立以促進節水和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為核心的水價形成機制,價格理論與實踐,2004(4)。
王金霞,黃季,ScottRozelle。激勵機制農民參與和節水效應黃河流域灌區水管理制度改革的實證研究,中國軟科學,2004(11)。
田圃德,張淑華。水資源優化配置需要水權制度創新,2002(1)。
王浩,王建華,陳明。北方干旱地區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實踐探索——以我國第一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張掖地區為例,中國水利,2002(12)。
姜悅楷。淺議建設節水型社會。中國人大網,2004.12。
趙海林,趙敏,鄭垂勇。關于完善我國水價機制的研究和思考,水利發展研究,2004(3)。
于濛!叭怂椭C”:構建節水型社會,中國財經報,200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