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創建節水型社會 >> 

建筑節水的技術對策分析

時間:2007-04-05 來源: 作者:


    
      本課題組所做67個測點超壓出流試驗表明,各測點陶瓷閥芯節水龍頭和普通水龍頭在全開狀態下,前者的出流量均小于后者的出流量。即在同一壓力下,節水龍頭具有較好的節水效果,節水量從3%50%不等,大部分在20%30%之間。且在靜壓越高,普通水龍頭出水量越大的地方,節水龍頭的節水量也越大。因此,應在建筑中(尤其在水壓超標的配水點)安裝使用節水龍頭,減少水量浪費。
    
    2
 減少熱水系統的無效冷水量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功能的完善,建筑熱水供應已逐漸成為建筑供水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據調查,各種熱水供應系統,大多存在著嚴重的水量浪費現象,主要表現在開啟熱水配水裝置后,往往要放掉不少冷水后才能正常使用。這部分流失的冷水,未產生使用效益,可稱為無效冷水,也即浪費的水量。無效冷水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應從建筑熱水系統的各個環節抓起,減少無效冷水的排放。
    
    2.1
 新建建筑應選用支管或立管循環方式
    
    
  目前我國現行的《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中提出了三種熱水循環方式:干管循環、立管循環、支管循環;同時,允許熱水供應系統較小、使用要求不高的定時供應系統,如公共浴室等可不設循環管。
    
    
  熱水系統的循環方式直接決定了無效冷水是否存在及冷水量的相對大小。我們以北京市某 12層公寓為例,分別計算了該建筑采用支管循環、立管循環、干管循環或無循環方式時,每年的理論無效冷水量、節水量和各種循環方式的回水系統的概算工程成本?[3]。經分析后得出:
    
    
  支管循環方式雖最節水,但其工程成本最高,投資回收期也最長,約為30年。
    
    
  立管循環方式的節水量雖比支管循環少,但卻是干管循環的1.8倍;投資回收期為12.5 年。可見,與干管循環相比,立管循環節水效果較好;與支管循環相比,立管循環具有較明顯的經濟優勢。
    
    
  干管循環方式雖然回水系統的工程成本較低,但節水效果較差,且工程成本的回收期為12 .7年,比立管循環方式還長,所以無論從節水的角度還是從工程成本回收的角度看,干管循環方式均無優勢。
    
    
  無循環系統產生大量的無效冷水量,不符合節水要求,同時也給人們的使用帶來不便,應予淘汰。
    
    
  綜合上述分析并結合我國國情,我們認為新建建筑熱水系統不應再采用干管循環和無循環方式,而應根據建筑物的具體情況選用支管循環或立管循環方式。這一要求應編入設計規范或地方性節水法規。
    
    2.2
 對現有無循環定時熱水供應系統應限期改造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公共浴室采用的是無循環定時熱水供應系統,每天洗澡前要排出大量無效冷水。
    
    
  由于無循環系統管線較簡單,故改造工程投資少,收效快,較易施行。如北方交通大學在學生浴室的熱水干管上增設回水管,工程總投資約4 000元,年節水量約960 m3,若水價以3.9/ m3計,每年可節約水費3 774元,13個月即可收回投資,既可收到很好的節水效果,又可得到較好的經濟效益。因此對現有無循環定時熱水供應系統,應限期進行改造,增設熱水回水管。
    
    2.3
 減少局部熱水供應系統管線的長度并進行管道保溫
    
    
  我國現有住宅大多采用局部熱水供應系統,系統中不設回水管。當家用燃氣熱水器的設置點與衛生間相距較遠時,每次洗浴都需放掉管內滯留的大量冷水。又因為熱水管幾乎都未采取保溫措施,管中水流散熱較快,因此在洗浴過程中,當關閉淋浴器后再次開啟時,可能又要放掉一些低溫水。熱水管線越長,水量浪費越大。為解決這一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①在建筑設計中,除考慮建筑功能和建筑布局外,還應考慮節水因素,盡量減少熱水管線長度。②在有關規范和施工驗收標準中,增設連接家用熱水器的熱水管均應進行保溫 的內容,以規范家用熱水管道的安裝,保證熱水使用過程中的水溫。并應組織力量開發與燃氣熱水器配套的回水裝置。
    
    2.4
 嚴格執行有關設計、施工規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循環方式確定后,熱水管網的設計和施工質量及管理水平直接影響無效冷水量的大小。如設計時,循環管道應采取同程布置的方式;在高層建筑中,冷、熱水系統的分區應一致,各區水加熱器、貯水罐的進水均應由同區的給水系統專管供應,以保證冷、熱水壓力相同等。
    
    2.5
 減少調溫造成的水量浪費
    
    
  為減少調溫造成的水量浪費,公共浴室應采用單管熱水系統,溫控裝置是控制其水溫的關鍵部件。據反映,現有溫控裝置不夠靈敏,洗浴水忽冷忽熱。因此應積極開發性能穩定、靈敏的單管水溫控制設備。
    
    
  目前我國建筑雙管熱水系統冷熱水的混合方式大多采用混合龍頭式和雙閥門調節式,每次開啟配水裝置時,為獲得適宜溫度的水,都需反復調節。因此應逐步采用帶恒溫裝置的冷熱水混合龍頭,以使用戶能夠快速得到符合溫度要求的熱水,減少由于調溫時間過長造成的水量浪費。
    
    3
 防止二次污染造成的水量浪費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7 >>] 下一頁 共7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