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創建節水型社會 >> 

建筑給排水中的節水技術

時間:2007-04-05 來源: 作者:

近年來我國城市生活用水量呈逐年遞增趨勢,而水源水質卻呈逐年遞減趨勢。這無疑給給水處理和污水處理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我們應充分在節水上做文章。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來,數量就很可觀了。據測定,滴水1 個小時里可以集到3.6 公斤水;

  1 個月里可集到2.6 噸水。這些水量,足可以供給予一個人的生活所需。至于連續成線的小水流,每小時可集水17 公斤,每月可集水12 噸;嘩嘩響的大流水,每小時可集水670公斤,每月可集水482 噸[1]。所以,節水的潛力是很大的。特別是城市生活用水其損耗是相當驚人的,城市生活用水的用水過程絕大部分是在建筑中完成的,因此要節約城市生活用水必須挖掘節水技術在建筑給排水中的應用。

  建筑節水是一個系統工程,除應制訂有關節水的法律法規、加強日常管理和宣傳教育、利用價格杠桿促進節水工作外,還應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以保證建筑節水工作全面深入的開展。

  1 防止給水系統超壓出流造成的"隱形"水量浪費

  我們知道由于給水管網范圍的擴大,輸送水管的延長以及因為樓房的興建而產生的高度差異,都會采用提高給水始端壓力的方法,保障最不利供水點能夠得到充足的給水,這樣就會有大量的供水區域是高壓給水的。因此給水配件前的靜水壓大于流出水頭,其流量就大于額定流量。超出額定流量的那部分流量未產生正常的使用效益,是浪費的水量。由于這種水量浪費不易被人們察覺和認識,因此可稱之為"隱形"水量浪費。

  有人曾在一幢樓不同類型建筑的67 個配水點做了超壓出流實測分析,結果統計有 55%的螺旋升降式鑄鐵水龍頭(以下簡稱"普通水龍頭")和61%的陶瓷閥芯節水龍頭的流量大于各自的額定流量,處于超壓出流狀態。兩種龍頭的最大出流量約為額定流量的3倍[1]。由此可見,在我國現有建筑中,給水系統的超壓出流現象是普遍存在而且是比較嚴重的。為改變這一狀況,應采取以下措施。

  1.1合理限定配水點的水壓

  由于超壓出流造成的"隱形"水量浪費并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因此在我國現行的《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和"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GBJ15-2000 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 "征求意見稿")中雖對給水配件和入戶支管的最大壓力做出了一定的限制性規定[2],但這只是從防止給水配件承壓過高會導致損壞的角度考慮的,并未從防止超壓出流的角度考慮,因此壓力要求過于寬松,對限制超壓出流基本沒有作用。所以,應根據建筑給水系統超壓出流的實際情況,對給水系統的壓力做出合理限定。  

  1.2采取減壓措施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建筑給排水中的節水技術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