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有城市669座,較1949年建國時增加了近9倍;城市人口近3.6億,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8%。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預計我國城鎮人口的比重將超過50%。據有關資料統計顯示,我國國民收入的50%、工業產值的70%、工業利稅的80%來自城市,且這一比例還將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進一步擴大。近年來,由于城市規模急劇擴大、城市工業飛速發展,我國城市原有的水資源已遠不能滿足生產、生活的需求,部分城市的飲水安全受到威脅,接連出現的水資源短缺危機也已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嚴重
因素——全國每年因城市缺水影響產值達2000億至3000億。因此,促進城市化健康發展、解決城市“水困境”已成為不容忽視的重大命題。
城市節水,任重道遠
據水利部統計,全國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嚴重缺水;在32個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個長期受缺水困擾。在46個重點城市中,45.6%水質較差,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中有9個嚴重缺水。北京、天津、青島、大連等城市缺水最為嚴重;地處水鄉的上海、蘇州、無錫、重慶等也屬水質性缺水城市。目前,我國年缺水總量約為300億m3~400億m3,城市的年缺水量已遠遠超過60億m3。北方地區缺水問題尤為突出,干旱缺水成為北方地區的主要自然災害;我國長江以北水系流域面積占全國國土總面積的64%,水資源量人占全國的19%。整個華北地區城市的供水目前都是靠超采地下水獲得,而地下水水位的逐年下降已經達到極其嚴重的程度——按照現在的抽水速度,再過10年到15年,很多地方將抽到基巖,也就意味著城市供水的水源會永遠消失。另一方面,在缺水的同時,全國已形成區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個,面積達15萬平方公里,其中華北平原近7萬平方公里面積的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由于供水管網漏損嚴重,全國城市供水漏損量每年達到近100億m3,相當于北京市2002年城市用水總量的13倍。
根據水利部《21世紀中國水供求》分析,2010年我國工業、農業、生活及生態環境總需水量在中等干旱年為6988億m3,供水總量6670億m3,缺水318億m3。這表明,2010年后我國將開始進入嚴重的缺水期。同時,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正處在工業化與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隨著這一進程的推進,到2030年時,預計我國工業用水將增加1500億m3,城鎮用水將至少增加250億m3。水利部預測,到2030年時,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屆時人均水資源量將下降到
負重前行,戰果輝煌
(一)城市節水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城市用水效率不斷提高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
(二)城市節約用水的規范化工作得到加強
新修訂的《水法》進一步強化了城市節約用水內容。2002年以來,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發布了包括居民生活用水、用水器具、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和污水再生利用等四個方面八項標準規范,對節水的技術指標、漏損率和用水計量等都做了強制性規定,進一步指導并規范城市節水工作,將節水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