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借鑒,知難而進
城市節水是世界性難題,正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對國內外節水經驗的多方借鑒將使我國城市節水工作得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計劃用水,定額管理
城市特別是缺水城市應逐步實行計劃用水和定額管理,此種做法早就通行于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歐洲少數國家。定額用水并非限制用水,而是科學、合理、長遠地用水。
城市用水定額管理是在科學核定用水量的前提下,核定人們的用水額度,在定額內實行福利性收費,超額部分實行適度的累進加價,同時實行分類水價,對居民生活用水、工商企業用水、機關事業團體用水實行不同的水價。在此基礎上,居民生活用水將按照正常需要型、發展型、特殊型等實行階梯式水價。
定額用水能有效地減少用水量,促進節約用水,減少排水量。調查顯示,每少用一立方米水,就會少排放0.6~
(二)強制推行節水型用水器具
當前用水器具不符合節水要求是造成城市生活用水浪費的重要原因。強行推行節水型用水器具對節約城市生活用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據測算,一個不合格的水龍頭一個月流掉1~
(三)加強城市污水的處理回用
城市污水量穩定集中,不受季節和干旱影響,若處理達到一定標準將會變成城市穩定的再生水源。城市污水經過處理后,可作農業灌溉、工業回用、城市雜用水等用途。既可減輕污水排放對環境的污染,又可節約水資源。我國在“十一五”期間應進一步加大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投入,提高污水處理率。
(四)降低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
城市供水管網漏失是造成城市用水浪費和損失的一個重要原因。城市供水企業必須采取積極措施,一方面加大管網檢漏力度,變被動修漏為主動堵漏;另一方面加強管網技術改造、完善檢測手段、提高管網安全可靠性,從根本上減少供水管網漏損;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強對供水企業管網漏損的考核和監督管理,并限期達標。
(五)加快水價改革
長期以來,由于政府按照福利事業管理模式來管理水價,執行低水價政策,水價不能起到調節水市場供求矛盾作用,導致水價低于實際成本,供水企業連年虧損:這一方面影響了企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政府的財政負擔;同時水價偏低,導致用戶的節水觀念淡薄,造成用水過程中的大量浪費和城市污水大量排放。因此,為發揮水價經濟杠桿調節作用,應加快水價改革、逐步調整水價,使之有利于促進節約用水和城市供水企業的發展。
(六)合理布局,以法治水
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城市水資源的可供量,確定和調整城市建設布局和發展規劃,實現與水資源相適應的可持續發展布局。應加強對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充分利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加強城市用水管理,做到科學調度,使有限水資源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城市節水的工作一方面系統而復雜,可謂“路漫漫其修遠”,一方面只有建立在客觀分析、多方借鑒、科學決策的基礎上,“上下求索”、不斷加大城市節水力度,方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城市用水問題,為我國城市化、現代化建設提供穩定持久的后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