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資分離與產權改革是特許經營的前提
1.政府的角色轉變
建設部門政府角色的轉型包括“退”和“變”兩方面。政府的“退”是指在新的管理體系中,政府逐步將城市水基礎設施的具體服務職能通過特許權移交給企業主體;政府的“變”是指政府的角色應當由具體的建設管理為逐步轉變為市場管理者。政府是公眾利益的代表,而不是行業利益的執法主體。
2.產權改革
產權改革是城市水業市場化改革的核心問題,也是民營資本進入水業的必要條件是建立政府監管體系的前提。政資分離是產權改革的前提,資產結構調整是市場化機制的基礎。
3.城市水業資產機構調整的原則:主業完整性原則、主輔業務分離原則、資本合理收益原則、資產界定清晰化原則、監管并重原則、水管網的特殊性原則、政府投資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原則。
二、政府與企業特許關系的幾種模式
特許經營模式1--由政府授予特許經營權,傳統體制的自來水公司、排水處或排水公司以BOT、TOT等形式實施供水項目建設,政府實行監管?傮w資產持有保持國有、低收益或虧損,但造成廠網割裂,且市場接口多,管理費用高,不能有效發揮市場化優勢。自來水公司或排水公司在以后市場化的體制下地位尷尬。代表城市:北京、上海、廈門。
特許經營模式2--社會資本、政府資產部門出資,以產權多元化持股,由政府授予特許經營權,組建水務集團或自來水公司或排水公司,自主投資建設水廠,并提供收費等服務。這種模式保證了水業的完整性,將整體提高效率,但資產回報率面臨困境。代表城市:深圳、馬鞍山、上海浦東。
特許經營模式3--由政府投資建設并持股擁有,建立水務集團或自來水公司、排水公司或排水處,通過競爭模式,選擇社會企業負責廠網和服務的統一管理運營。適用于地方政府有足夠的建設資立支持以提高效率為目標。代表:澳門。
特許經營模式4--政府資金對管網等沉淀性投資的主導投資,以資產委托管理或出租的形式,企業對水廠等服務性資產主導投資,形成產權社會化的水務企業,企業主體對資產統一管理、維護、運營。這是推薦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