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水務公司的收購價格提高。近年來,國際上水務公司受到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青睞,水務公司的并購案時有發生。2006年,最著名的水務公司并購案是澳大利亞麥格里銀行收購世界第三大水務公司泰晤士水務。泰晤士公司吸引了包括卡塔爾投資基金聯合體、私人投資公司TerraFirma、澳大利亞麥格里銀行等多家投資者,最終麥格里銀行以150億美元成功競得泰晤士水務公司。由于泰晤士公司是非上市公司,我們無從得到該公司的財務數據,但2000年,德國RWE的收購價格為43億英鎊足以證明國際水務公司的價格在提升。
外資享受稅收優惠。為吸引外商投資,外資在我國一直享受著“超國民待遇”,我國政府給予外商投資極其優惠的待遇,比如外商投資企業可享受所得稅減免、再投資退稅、所得稅稅前扣除項目、地方稅減免等優惠政策。同樣,在水務市場上,外資水務也享受著更多的優惠,因此對于同樣的項目,外商能夠報出更高的價格。
不過,我國將統一內外資所得稅,將現行企業所得稅以區域優惠為主的格局,轉為以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的新稅收優惠格局。屆時,內外資水務企業有望在相對公平的舞臺上競爭。
外資水務本身的優勢。我國水務市場改革的目的之二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水務市場化改革中,地方政府都希望通過轉讓股權、引入具有資金、技術、管理優勢的戰略合作者來改善水務企業的經營。因此,地方政府在進行水務公司股權轉讓時,均設定了一些條件。我們統計了部分水務公司轉讓股權對投標者的要求、通過資質審查的投標者及報價,從中可以看出我國大多數水務公司和外資水務公司相比,差距較大,而外資水務享受的“超國民待遇”使得中外水務公司無法同臺競技。
政府更傾向于吸引外資。吸引外資多少曾是考察地方政府領導政績的一個指標,而且引入國際投資者有利于提升地方形象,因而在同等條件下,地方政府更傾向于和外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