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印發《深化水務管理體制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 |
時間:2007-09-29 來源:水資源司 作者: |
|
|
|
五是整合水務產業結構,培育跨區域的大型水務集團。應利用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改革,以市場為主導,以資本結構的調整拉動產業整合。鼓勵有擴展實力、具有一定規模的水務企業,通過并購、整體收購、交叉持股等多種形式,培育跨區域的大型水務集團,在競爭中做大做強。 六是推進水務行業產權制度改革。隨著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和水務企業改制的全面展開,要加大水務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使水務企業真正成為法人主體和市場競爭主體。 五、
全面規劃,突出重點,扎扎實實做好水務工作 各地要根據全國統一部署,在水資源綜合規劃工作基礎上,加強城市水資源規劃等專項規劃工作,編制城市供水規劃、城市防洪規劃、城市排水規劃、城市水生態建設規劃等專業規劃,形成完整的水務規劃體系,納入城市總體規劃。要結合規劃的開展,梳理水務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根據水務工作的特點,綜合考慮水安全、水資源、水生態、水景觀、水文化、水經濟,以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和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為重點,加強城市防洪、供水設施建設,加強水資源監測、加大水源保護力度,強化全社會節水和治污,扎實做好水務工作。 一是以城市防洪工程建設為重點,切實提高城市防洪保安能力。在工程建設中,進一步完善規劃,使防洪、排澇、調水等功能得以完善配套,保證整體效益得以發揮,全面提高城市的防洪保安能力。 二是以保證城鄉供水安全為重點,提高用水保證率。本著"優水優用"的原則,按照"先地表水、后地下水"的用水秩序,合理配置地表水、地下水。利用現有水工程體系,實施多水源聯合調度,保證城鄉供水水量和水質;廣開水源渠道,大力發展區域供水、聯網供水。 三是以維護河流健康生命為重點,不斷改善城鄉水環境。通過高水平的規劃和高標準的建設,真正把城市水利建設成為清水綠帶、環境優美、風景頤人的現代化工程設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 四是以加強城鄉供水水源保護為重點,切實加強對重要水域的保護。加快截污導流工程建設,強化污水排放管理,對城市供水水源地要設立保護區,保證供水保證率和水質總達標率在95%以上。重要城市要建立供水應急預案,從水量、水質上確保城市的供水安全。按照水功能區劃要求,切實加強水功能區的監督管理,核定水域納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總量的意見。 五是加強培訓,優化結構,建立高素質的水務干部職工隊伍。切實加強水務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水務隊伍整體素質,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水務局領導班子中必須配備熟悉水務管理或供排水業務的同志,使領導班子結構更合理。原來從事農村水利工作的同志,要主動學習城市水利和經營管理知識,盡快熟悉城市工作;原來從事城市供排水工作的同志,也要努力學習水利知識。各級水利系統要對水務干部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給予高度重視,采用集中培訓、學習考察、境外培訓、技術交流、掛職鍛煉等多種形式,加強培訓,加快干部隊伍建設和機構能力建設。將水務干部隊伍建設與依法行政緊密結合起來,嚴格水行政執法,堅持依法治水,培養一支既懂業務、又懂政策法規的干部隊伍,做到文明執法、規范執法,提高水務行業在人民群眾中的地位。 希望各地在水務管理體制改革中,加強學習和調查研究,及時總結經驗,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進一步深化水務管理體制改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