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城市水業相對壟斷經營的行業特征,借鑒國際水業監管的經驗,建議由國家組織力量建立全國性的水業績效評價平臺并向社會公開,為各級監管部門的成本監管提供相關依據。張悅說:“監管的目標包括四方面,一是保證公眾和投資者的利益;二是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第三是要提高效率,增進服務;第四是促進競爭,體現市場經濟的主要特點。”他認為,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這個行業,涉及到政府,實際上包括政府的退和變,由以政府投資為主到政府投資作為保障和引導,大力拓寬各類主體的投資渠道,同時政府部門應從直接的運作者變成指導者和監管者。“這個過程很難,涉及到既得利益和部門權益,但是只有這種轉變才能使政府真正代表公眾利益,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僅僅管行業,管企業,作為行業和企業的代表是不適應市場經濟特征要求的。實際上我們政府部門的改革已經體現出這種趨勢,只有根據市政公用事業的重要性,真正站在廣大群眾的立場上,搞好指導和監管,這個部門才有存在的價值和長遠的意義。”張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