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第六屆亞太地區基礎設施發展部長級論壇暨第二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媒體見面會上表示,盡管我國市政公用設施改革進展順利,城鎮污水處理率居于世界首位,但污水COD
的削減排放任務依然艱巨,政府在鼓勵水務改革的同時,也要保障水業體制改革的健康、平穩推進。
仇保興說,我國的水務改革進展順利,既沒有讓某一個大財團壟斷國內的水務市場
,也沒有出現政策的反復變化讓投資者望而卻步,同時,還吸引了大量外資,提高了我國水事業的服務質量和技術。但是,要實現"十一五"規劃提出的"
到2010年,全國城市供水普及率不低于95%,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提高到90%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任務仍然很艱巨。目前,我國城鎮水務仍然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城鎮水環境污染日益加劇的局面尚未得到扭轉,水體污染依然十分嚴重,污水處理設施總量仍然不足;城鎮供水安全保障正面臨嚴峻挑戰;城鎮用水效率不高,浪費嚴重;城鎮水系生態正在逐步退化。
目前,我國已有600多個城市建立了污水處理體系,但在更大的范圍里,全國20000多個鎮和廣大的農村地區還沒有污水處理環節。因此,每年我國COD的排放還是在小幅度地持續增長。對此,仇保興表示,應在國家層面采取價格和稅收機制,以解決全國的污水處理問題。仇保興強調,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在城鎮建設之初同步建立雨水分離系統至關重要。70%城市地下水污染,80%河流污染,現在我國新增COD的削減均來自管網改造。雨污分離可以提高設備污水處理效率,雨水采用回滲的方式,還可以保持水資源的持續利用。現在建設部要求80%-90%的城市要做到雨污分離。但雨污分離要與城鎮建設同步,時機不能錯過,建設過程又比較復雜,而目前官員、民眾還很少注意雨污分離的重要性。今后建設部要改變機制,用COD排放量和污水的收集數量雙重指標考核污水處理企業,以此推動地方政府及水廠降低CO
D,推動城鎮雨水分離管線系統的建設。
同時,仇保興副部長還表示,要讓行政和市場互為補充,在市場失去作用和尚未建立市場機制的地方,讓國家機制暫時發揮作用,幫助盡快建立完善的市場機制。在供水問題上,政府監管主要集中在水的質量、水價、水的使用效率、節水標準以及水循環利用和水生態保護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