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積極穩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合理調整各類用水價格,加快推行階梯式水價、超計劃超定額用水加價制度,對國家產業政策明確的限制類、淘汰類高耗水企業實施懲罰性水價,制定支持再生水、海水淡化水、微咸水、礦井水、雨水開發利用的價格政策,加大水資源費征收力度。各地根據實際情況提高COD排污費標準,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后實施。加強排污費征收管理,杜絕“協議收費”和“定額收費”。全面開征城市污水處理費并提高收費標準,噸水平均收費標準原則上不低于0.8元。
《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以及之前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于我國水務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水務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將得以提升。
我國水務行業發展趨勢
我國水資源不足,水污染狀況嚴重。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1億立方米,在世界上位居第6位。但由于人口多,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列世界第88位,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中國水資源還存在時空分布不均的問題,廣大北方和沿海地區水資源嚴重不足。據統計,中國北方缺水區總面積達58萬平方公里,包括京、津、冀、晉、魯、豫北和遼中南等。
中國不僅是一個水資源極其缺乏的國家,還是一個用水非常浪費的國家。據統計,2005年各地區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指標全國平均為169立方米/萬元,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中國的水污染狀況日益嚴重,Ⅰ類至Ⅲ類水所占比例不足50%,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國的水資源危機愈發嚴峻。
未來中國供水和污水市場的需求巨大。供水方面,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城鎮用水人口呈增長趨勢,我國“十一五”期間(2006年~2010年),全國城市供水將新增4000萬立方米/日的能力;污水處理方面,根據國家環?偩值囊巹潱珖谛枰ㄔO污水廠677座,將有3000億元左右資金投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領域。國有產權改革和水務市場化、產業化發展帶來的合資、并購發展機會。目前,中國有設市城市661個,基本上每個城市都擁有自己的自來水公司,共有水廠2000多個,資產總額達5000億,各自來水公司的供水能力普遍比較小,所占份額也以當地需水量為限。中國現有供水企業區域經營分散特性,將為各類水務投資公司的購并發展帶來巨大的潛在市場機遇。此外,水價形成機制的合理化和改革,水務項目運營的改善、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通過應用新技術、新工藝與設備運營的優化降低運營成本,都將給專業化的投資運營商帶來較大的投資收益和管理收益。
1、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發展為水務的發展提供了保證,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為水務行業提出投資建設需求。到2010年,我國城市人口凈增加超過1億人(僅農村轉移勞動力就高達8000萬人),城市供水設施建設投資需求也將因此高達上千億元。
2、環境保護的力度加大促進了污水處理行業的發展。“十一五”期末“全國的污水處理率要達到7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低10%”。按現有實際已形成的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投資建設的情況看,未來五年,僅僅為提高工業廢水處理率和城市市政污水處理率,就將有數千億元的新增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