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鼓勵境外資本投資水務領域開發 |
時間:2007-09-20 來源: 作者: |
|
|
|
在今后的減排工作中,建設部將以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為重點,科學編制城鄉規劃,深化市政公用事業改革,創新污水處理工作機制,以健全法規制度為基礎,以經濟激勵政策為引導,以科技進步為支撐,以落實技術標準為保證,以加強考核評價為手段,扎實做好建設領域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工作,確保完成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推動城鎮發展模式轉變,實現城鄉可持續發展。 “十一五”期間,建設部將加強供水安全管理,建立供水水質監控網絡及預警體系,強化城市供水安全技術保障,構建城鎮供水應急系統。還將會同相關部委共同實施“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國家科技專項工程。 COD排放力爭5年減少10%汪光燾在論壇上表示,近年來,我國在水務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進步,但也要看到當前面臨的形勢依舊嚴峻。為解決水污染問題,我國一方面將通過各種手段嚴控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將全面開征污水處理費。 汪光燾表示,國家將力爭在2010年,使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從45%提高到50%,著力解決城鄉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力爭5年內使主要污染物COD(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減少10%或者更多。還要積極防治農村面源污染,加強對重點企業存在的環境隱患的排查和整改,深化水務領域的體制改革,進一步推進供排水等市政公用事業的改革,完善相關政策,繼續鼓勵境外資本以多種方式投資國內節水設施、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等領域的開發建設。鼓勵國內企業引進先進水處理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 仇保興表示,現在我國大中城市均已建立集中的污水處理廠,今后要在2萬個沒有建廠的鄉鎮“挖潛”,降低COD總量。到“十一五”期末,全國設市城市和縣城所在的建制鎮均應規劃建設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全國設市城市的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新增城市污水處理能力4500萬噸。北京水系治理以治河先治污為主導記者在第二屆中國城市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暨水處理新技術與設備博覽會上看到,北京水務局展出的《北京城市水環境整治技術集成與綜合示范》內容表明,2000年以來,我市污水處理實現了量的突破,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0%。全市每年建成1座污水處理廠,目前市區有9座污水處理廠正運行,年處理污水近8億立方米,污水處理率由22%提高到90%,COD削減率由30%提高到80%。郊區新城建成14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率達到70%。城鄉建成189處污水處理設施,農村地區的污水處理加快推進,已建有415個村級污水處理設施。 從2004年起,我市確立了“治河先治污”的主導思想,把還清水質作為河湖治理的主要目標,每年集中治理幾條河,徹底治理入河污水口。3年來,治理污水口達1500多個,清淤河道暗涵5公里,多年黑自臭的清河、涼水河、馬草河、清洋河水質還清。 以服務首都城市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支撐水環境安全保障重大需求,突破重點研發關鍵技術,形成技術創新體系,改善水體質量為戰略目標,通過技術研發、示范及專項引領,實現北京市“十一五”水污染總量削減的目標。下一步,我市將重點加強城市污水深度處理與再生回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加強城市河湖富營養化防治關鍵技術的研究與示范,研究城市環境安全保障管理體系,加強城市外圍河道水污染控制與生態治理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