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業的形成和發展
古今中外,人們傍水而居,并進而發展成為村落、城市,而城市從來就和水共枯榮;仡櫝鞘兴畼I的發展歷程,將會給未來以啟迪。
近代的城市水業是源于管道工程,在此基礎上,隨著管道末端用戶對水質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及城市污水排放標準的設定,水處理設施(Water
Treatment),包括給水凈化廠與污水處理廠就成為現代城市基礎設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自上一個世紀的后二十年以來,全球性的淡水資源短缺愈演愈烈,繼而造成城市、工業和農業供水緊張,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開源節流是必選之途。城市節水和污水回用就是節流措施之一,從根本上來說,節水(water
Conservation)和水回用(Water
Reuse)是為了解決水量問題。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水污染問題隨之擴散到各個領域,因此,解決水的問題就必須考慮水質、水量雙重因素。水的再生利用(Water
Reclamation)就是考慮了城市、工業、農村等多用戶的需求,從而引入了水質、水量的概念。目前美國相當數量的污水處理廠在針對這一目標進行升級換代的改造,并將原有的污水處理廠(Wastewater
Treatment)改稱為水再生利用廠(Water
Reclamation)。
當人類社會進入二十世紀最后的十年,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人與自然的關系從控制、改造轉變為協調、共生,因此要綜合考慮水的自然屬性、經濟屬性與社會屬性。于是在最近,國際上進一步提出了水的生態循環概念(Water
Recycling),并已被歐美發達國家所采用。這是以水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綜合地考慮了水生態環境及水再生循環。
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挑戰——水資源、水環境問題
1、中國是水資源短缺的國家
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近五分之一,而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200m3,是世界人均的1/4。按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全國年缺水總量約達300?400億m3。全國660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110多座嚴重缺水,影響人口1.6億,此外還有2000多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中國人口預計到2030年左右達到高峰,屆時人口總數將達到16億,人均水資源量將降到1700m3的缺水警戒線,形勢將更加嚴峻。
2、經濟增長和城市化快速發展將是嚴峻挑戰
快速發展的中國城市化被認為是影響21世紀全球發展的最為重要的兩個戰略問題之一。從1990年到2003年,中國城市化率每年增長1個百分點以上,2003年中國的城市化水平達到40.53%,城鎮人口達到5.24億。預計今后每年有近1500萬農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轉移,到2020年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將達到57%左右,城鎮總人口達到8.28億。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的高速推進和大量的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使得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按照21世紀中葉中國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戰略目標,初步估計中國未來水需求量(包括工業、農業、生活和生態環境的需水量)將達到7500?8000億m3/年,需要在現有基礎上每年再增加1500?2200億m3的供水能力。同時,水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2003年,全國工業和城鎮生活廢水排放總量為460億噸。全國城市污水排放量348.9億m3,污水處理率只有42.2%。全國七大水系及一些淡水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的基本喪失使用功能。城市周邊水體污染突出。因此,防治水污染任務十分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