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城鄉水務統一管理是貫徹中央治水方針的實際行動
中央十五屆五中全會決議指出:"水利建設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堅持興利除害結合,防洪抗旱并舉,下大力氣解決洪澇災害、水資源不足和水污染問題。"為21世紀初水利工作指明了方向。決議還針對水管理體制提出具體要求:"改革水的管理體制,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調動全社會節水和防治水污染的積極性."
水利部黨組在黨中央、國務院治水方針指導下,按照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適時提出了從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新時期治水思路,高度重視城市水問題,明確提出做好城市水利工作是實現水利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全國各地積極探索城鄉水資源統一管理是貫徹中央治水方針的實際行動,是部黨組治水新思路的成功實踐,是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推進水利現代化的具體體現。
(二)推進與深化水務管理體制改革必須切實轉變思想觀念
城鄉水務統一管理體制是資源管理方式的轉變,是水行政管理職能的重大改革,從指導思想、工作領域、工作方式、隊伍建設,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組織行為、服務手段、管理辦法和管理觀念都要相應進行調整和轉變。
1、思想認識從農村水利向城市水利、城鄉一體化水利轉變
保證城市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與水環境安全,是新時期水利工作的重點之一,也是水利為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服務的具體體現。各級水利干部職工要充分認識到水務管理體制改革的核心是建立符合水的自然屬性與客觀規律,適應水資源管理和可持續利用戰略要求的現代水管理體制,是城鄉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深化水利管理體制改革的需要,不是不同部門管水職能的簡單合并與轉移,也不僅僅是把自來水廠、排水公司、污水處理廠劃歸水利系統,而是管理方式的轉變和管理體制的創新。
做好城鄉水務統一管理工作,需要對城鄉水資源全面規劃、統籌兼顧,優化配置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合理開發、高效利用水資源,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城市防洪建設與城市建設相協調。實行城鄉防洪、供水、排水、污水處理、地下水回灌統一調度管理。要確保基本生活用水,兼顧生產用水和生態用水。城市用水要做到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當地水,后過境水,多渠道保障城市供水。還要下大力做好節水和水資源保護工作。
2、工作領域從傳統的工程水利向創新發展的資源水利轉變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經濟全面發展、城市化進程明顯加速的新的發展階段,與此同時,洪澇災害嚴重、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環境惡化等水資源問題日益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單純的建設、維護與管理水利工程的傳統工程水利已不能適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對水利工作的新要求,必須在搞好水資源的治理、開發、利用的同時,特別重視水資源的配置、節約、保護,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提高用水效率為核心,建設節水防污型社會,做好新時期水利工作。城鄉水務統一管理體制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管理職能和服務范圍的轉變,更重要的是治水思路和水利發展戰略的重大轉變,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組織行為、服務手段、管理辦法和經營管理理念的調整和轉變。
3、工作方式從封閉型、單一型向開放型、系統型轉變
從水利工作到水務工作,必須實現工作方式的根本轉變:從分割型、單一型向開放型、綜合型轉變,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水務建設、管理、運營、維護中的作用,加強水務行業管理;從直接微觀管理向間接宏觀管理轉變,發揮統一、綜合、協調、監督的作用,圍繞提高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制定政策法規,加強行業監管;從數量型、擴張型向質量型、效益型轉變,保證水量的供需平衡,保證水質達到需求標準,保證水環境與生態達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