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管制方式
??美國政府對企業的宏觀管理方式可概括為3個方面:控制、引導和服務。對企業的控制主要是運用立法規范企業行為,維護市場秩序與社會秩序;對企業的引導主要是通過產業組織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促使企業投資于國民經濟最急需的部門和地區;對企業的服務則表現在多個方面,如向企業提供市場信息、對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扶持、對跨國企業提供外交支持等。這些經驗都給我國對股份制供水企業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啟示。據此,可將我國政府對供水企業的宏觀管理建設性地分為以下3個方面:
?
(1)通過立法、體制改革與政策調控,為水工業企業集團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經營環境。
???通過立法為水工業的發展提供保障體系。國家須立即制定一系列針對供水行業的法律、法規等來規范和解決市場化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和現象。
???在政策和體制上確保水工業企業的法人地位,利用法律來分開政企關系,限制行政干預。
???財政、稅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也須制訂出與水工業發展相適應的新的管理體系與辦法。
???行業管理部門須盡快制定出新的水價、供水服務、環境與水質、市場準入等新的管理體系與辦法,并以政策法規的形式確定下來。特別強調,必須建立合理的水價運行機制,并保證能夠得到貫徹執行,這是培育我國水工業企業集團的前提條件。
?(2)運用水工業產業政策和經濟杠桿對水工業企業集團的運營實行間接的調控。
??水工業產業政策,是國家制定的有關水工業產業結構、產業組織、產業布局與發展序列等政策的總和。其目的是通過政策與規劃來引導企業的投資發展方向,與國民經濟整體協調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對市場機制的補充與調節,以克服市場過程中的一些盲目性,在保證社會效益的同時,促使經濟更加穩定地發展。
??經濟杠桿是指國家掌握的稅收、利率、匯率、補貼等調節工具。國家的社會職能部門,應充分利用各種經濟杠桿的調節功能,從微觀上對水工業企業集團進行管理和指導。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是綜合性、間接性的,可以改變企業的投資、經營環境,迫使水工業朝著國家的產業政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