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基本實現水務統一管理但還沒有更名為水務局的,要爭取通過地方政府進一步明確水務部門的“三定”方案,實現從水利局到水務局的重新組建和職能調整。要充分發揮新的水務統一管理體制和機制的優勢,把涉水問題解決好,鞏固和擴大水務改革成果。
水務管理體制改革還未啟動的地方,2006年前要爭取實現“零”的突破。要緊抓機遇,勇于創新,結合本市、縣水資源形勢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及時編制水務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報當地政府審議,并做好有關說明、說服和溝通協調工作,爭取地方黨委、政府領導的重視與支持,采取各種措施推動水務體制改革進程,逐步實現本區域水資源統一管理,有條件的市要適時推進全市水務統一管理。
(三)創新水務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實行水務統一管理是一項嶄新的工作,要求各級水利部門創新觀念,努力實現四個轉變:一是工作領域從單純的農村水利向城鄉一體化水務轉變;二是管理方式從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轉變;三是運行機制從單純的政府建設管理向政府主導、社會籌資、市場運行、企業開發轉變;四是人才結構從注重工程技術人才向技術、管理、經營人才并重轉變。
要不斷創新水務管理體制。強化對水源與供水水質、供水保證率、供水價格與供水服務等方面的水務行業管理,加強對供水水源水質的監測和監督管理,建立和完善枯水期及連續枯水期應急供水管理制度、水質污染預警預報制度、備用水源供水制度,編制供水應急預案。加強對供水產業和市場的監管,建立和完善水務服務標準體系、城市供水水質監控體系,不斷提高水務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充分發揮區域涉水行政事務統一管理的體制優勢,統籌調度城市與農村、地表與地下、區域內與區域外水資源,做好優水優用,切實保證城鄉供水安全。
建立健全政企分開、責權明晰、運轉協調的水務運行機制。作為水務行業的主管部門,要加強水利、水務資產管理,主導水務行業市場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對水務國有資產、資金管理,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切實提高水務部門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大力推進水務企業改革,國有水務企業要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打破壟斷,積極引入競爭機制。形成自我積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法人主體、市場競爭主體和經營實體。實行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塑造新型的政企關系。水務企業要在政府的監管下按照市場規律合法經營,建立嚴格的成本效益核算體系和有效的經營激勵機制;城市、城鄉供水協會、節水技術協會等水務行業協會要逐步發展成為聯系政府主管部門與水務企業的橋梁和紐帶,接受政府委托,起草水務技術標準,組織技術交流與培訓,推廣使用水務新技術、新產品等。有條件的市,要組建跨縣(區)水務總公司或集團,增強競爭力。水務局要為水務企業投融資、加強管理牽線搭橋,為水務企業做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