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市水務市場化改革的類型與經驗
隨著改革的深化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全國城市水務企業在產權制度和經營管理模式上的改革逐步深化,同時也正逐步實現著質的突破。
1.經營模式改革
(1)集團化模式
通過改制組建供排水集團公司,以資本運作實現城市水務企業外向型規模拓展和管理、經營、技術、綜合服務水平的提高。這種模式成為當前我國水務企業經營模式改革的主流方向。
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是城市水行業中最早實施“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國有供排水企業。深圳市水務局于2001年12月,將污水處理廠及排水管網30多億元資產整體并人自來水集團公司,組建了我國首家資產達60億元的大型城市水務集團,提高了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
(2)建管分離模式
2000年12月,上海市水務局進行水務運營體制改革,在原上海市排水公司的基礎上,實行投資、建設、運營三分離,成立上海水務資產經營發展公司,上海城市排水公司,上海環境建設公司,上海城市排水市北、市中、市南運營公司等單位。上海水務資產經營發展公司負責供水和排水國有資產的管理,為水務建設項目融資。以資產為紐帶,水務資產公司擁有下屬排水公司、3個排水運營公司、3個供水公司等全資子公司,以及環境建設公司、原水股份等控股子公司,并且擁有浦東威望迪供水公司50%的股份。上海排水公司是水務資產經營管理公司的子公司,主要負責排水設施有償使用費的收繳,并受水務資產公司的委托對3個排水運營公司進行監督管理。3個排水運營公司主要負責污水處理廠以及管網的運行和維護。排水運營公司作為上海水務資產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沒有對外投資權,主要領導由水務資產公司委派。
這種模式的特點是在供水和排水服務方面,打破壟斷,形成區域性競爭。但只適用于上海這種特大型城市。
(3)BOT和TOT模式
BOT即建設、運營、移交。TOT即轉讓、經營、轉讓,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在一定時期內有償轉讓給非政府投資主體經營,政府回收資金用于新項目建設,并最終擁有項目所有權。
北京桑德集團將國際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常用的融資方式BOT模式運用到城市給水及污水處理等工程項目中,以BOT方式每年承建20個城市污水處理廠或給水廠。2000年3月桑德承接了北京肖家河污水處理廠,按BOT模式操作。
(4)多渠道籌資模式
蘇州市水務局自2001年成立以來,將城市污水處理費由0.50元/t提高到1.15元/t,使得污水處理由政府投入的公益事業變成微利的市場,吸引了各方面的資金投入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一是外資多次洽談以BOT的方式建設污水處理廠;二是私人投資整體收購已建污水處理廠;三是水務局以污水處理費為抵押,向銀行貸款。通過以上措施,蘇州市水務局籌集了26億元資金。利用這些資金,水務局實施了市區北部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達到5萬t;全面開工建設污水管道人戶工程,已完成排污支管建設
150km;完成了市區淮陽河整治工程;新建22萬t日處理能力的污水處理廠;啟動了市區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解決了水務基礎設施投資不足的問題。
2.產權制度改革
(1)股份制公司模式
目前,通過上市融集資金進行股份制產權制度改革的水務企業有原水股份、凌橋股份、南海發展、創業環保、三峽水利、武漢控股等,然而水務市場巨大的潛力、穩定的投資回報正吸引多家上市公司涉足水務領域,甚至將主業向水務領域轉移。浙江省上市公司錢江水利,在取得杭州市赤山水廠
30年經營權基礎上,提高供水市場占有率,逐步向原水、供水、污水處理的水務產業鏈拓展。北京上市公司首創股份2001年斥資10億元收購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2003年與北京市排水集團成立京城水務有限責任公司,
2003年與威立雅環境集團合資聯合成立首創威水投資有限公司。漳州發展、泰達股份、金路集團等上市公司也陸續進入水務行業。
(2)區域收購模式
這種改革模式的代表是北京市水務局。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實施低成本擴張,投資1.93億元,先后購并了延慶、密云、懷柔、房山自來水公司,拓展了供水領域,總資產增加了3億元,日增供水能力15.3萬m3,供水管線增加504km,銷售收入增長5500萬元。集團經營規模迅速擴大,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
(3)引進外資組建新公司模式
它的特點是通過部分股權轉讓來引進利用外資。2002年5月23日,上海水務資產公司與法國通用水務公司正式簽訂了自來水浦東公司50%股權的轉讓合同,法國威望迪通用水務公司以23億元的溢價成為合作伙伴,組建了全國供水行業第一家中外雙方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擔風險、共享經營成本,不設固定回報的水務合資公司。
三亞市水務局下屬的天涯水業集團公司是三亞市以提供自來水為主業的老國有企業,由于當初設計的供水規模偏大,管網不配套,負債高達3.65億元,瀕臨破產。天涯水業與法國蘇伊士集團下屬的中法水務投資有限公司經過幾年談判,于2002年底簽署了30年的合作合同。根據合同,組建新的三亞中法供水有限公司,雙方各占50%的股份。三亞市政府將供水特許經營權授予新公司,獨家經營三亞市內的所有供水業務,包括建設水廠、管網改造、銷售飲用水等。合同還規定,政府對新公司有監管權,包括水價、水質及供水安全等。三亞中法供水有限公司已經于2004年3月17日正式開業,這是全國第一個整座城市的城市供水行業整體對外合作。通過合作,天涯水業置換回2.688億元,用于償還債務,并利用優惠政策,減免了1.06億元的銀行利息,使公司債務從3.65億元降為零,甩掉了沉重的債務包袱,原有的923名職工也全部得到安置,大部分進入新的公司。
(4)出讓部分股權,引入戰略投資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