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生產設備及管網陳舊簡陋。我省不少市縣供水設施都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供水規模小、生產設備簡陋、工藝流程簡單、年久失修、供水能力下降、設備超負荷運行、漏水現象十分嚴重。在制水方面,除了?、三亞、儋州、萬寧、瓊海、東方、文昌、五指山、昌江等市縣有現代化的制水廠,其他大部分市縣仍舊采用地下水井供水。全省縣城(地縣級市除外)僅有昌江有水質檢測設施。管網方面存在供水管網材質差,二次污染和老化嚴重,管網易破裂,存在局部區域供不上水的現象。且由于缺乏資金,城鎮供水管網向周邊城鎮輻射的范圍受到限制,使得一些大的水處理廠的利用效率較低。
5、大部分市縣水務企業尚未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除?、三亞外,其他大部分市縣自來水公司基本上還是政府或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的附屬品。人事任免、投資計劃基本上是由政府或政府有部門決定,水務企業不能完全行使賦予企業的法人財產等自主權。致使企業缺乏嚴格控制成本、加強管理的內在動力,存在人員超編、工資費用大、管網漏失率高、表計精度差、計量損失嚴重等問題。如?谖鬯幚砉臼鞘聵I單位,三亞污水處理公司雖是企業單位,但政企不分,兩地污水處理均靠財政撥款經營。長期的政府包辦造成水務產業投資嚴重不足,行業監管不力,企業管理落后,成本與價格相背離,效率低下,服務質量差、經濟效益不佳等。
6、管理落后,特別是科技創新、信息化技術應用水平低。除了?、三亞應用現代化的供水自動化調度系統,瓊海、文昌等少數幾個自來水公司應用信息化營業收費系統外,其他市縣管理手段非常落后,仍是由人工操作。特別是GIS地理信息系統、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客戶服務呼叫系統、(GPS)地球定位測量系統等,除三亞應用外,包括?谠趦鹊钠渌锌h至今尚未使用。
7、鄉鎮供水能力不足。隨著農村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不少鄉鎮由于缺乏統一的供水設施或供水不足,制約了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有相當一部分鄉鎮人口飲用不合格衛生標準的水,直接影響人口素質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8、水務項目投融資建設及運營管理專業化、市場化水平低,專業人才奇缺。海南大部分市縣經濟欠發達,水務企業大多效益低下,多年來一直處于虧損或微利狀態,實行的是低工資政策,很難吸引到高級的專業人才。而水務市場的投融資、運營及管理都需要專業人才來運作。我省絕大多數企業都不具備這些條件,基本上按傳統模式管理,效率極其低下。如2004年全省12個市縣國債建設供水設施,由于大部分市縣缺少配套資金,尤其缺乏專業化的水務高級人才及專業公司來運作,迄今為止,部分市縣國債資金項目尚未啟動,或已啟動的項目相當一部分為不負責任或沒有實力的業主承建運營,他們對項目建成后的經濟效益并沒有進行科學測算,更談不上同當地政府簽訂特許經營權協議,有的甚至變相侵吞國債資金。其后果要么搞成“半拉子”工程,要么建設時間曠日持久,最終的包袱還是要由地方政府或社會公眾來承擔。
9、污水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尚未企業化,污水處理設施投資資金嚴重匱乏。全省只有?、三亞建成污水處理廠及管網設施,其他市縣到目前為止尚沒有建設污水設施,即使是?诤腿齺唭傻匚鬯芫W建設投入也遠遠不夠。加上污水處理價格偏低,直接影響了污水處理企業的正常運行。如?、三亞兩地分別為0.45元/噸、0.25元/噸,而而實際處理成本為1.25元/噸和0.96元/噸(含污水處理廠投資折舊、財務費用)。目前,兩地污水項目建設及處理均靠財政撥款,企業化水平低,更談不上市場化。導致我省污水建設資金極度匱乏。例如,三亞只建成8平方公里的主城區污水管網,主城區部分地區、城鄉結合部及周邊建制鎮污水管網還沒有建成。?、三亞污水管網建設配套后,現有的污水處理能力將飽和。雖然,省政府在工作報告中提出在全省用6—8年的時間在各市縣均建成污水處理設施,但建設資金將是很大的考驗。
二、整合重組我省水務業的必要性
針對我省水務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有必要對我省水務業進行整合重組。主要體現在:
(一)有利于提高水務企業規模和經濟效益。目前,海南各市縣水務企業規模小,經濟效益差,專業化水平低,人才稀缺。重組整合水務業后,將大大提高全省城鎮水務企業的規模效益、管理水平、社會服務水平以及技術裝備水平,并在省政府主導下,引進多元投資主體,實現政企分開、產權多元化,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全省水務企業真正走上市場化、專業化運作的軌道,達到資源優化,人才等集中使用的目的。同時,更能集中實現水環境綜合保護,確保人民群眾用水安全。
(二)有利于全省供水、污水處理設施的投融資建設。整合重組全省水務業后,在省政府的主導下,城鎮供水和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就有了一個投融資平臺,從而通過多種融資渠道籌集資金,加快我省城市供排水設施的建設。也從而有可能在省政府的主導下,依靠省、市、縣政府的共同支持(包括中央、省級財政的專項資金等),通過市場化運作,使相當一部分經濟欠發達市縣社會效益好而經濟效益不佳的水務項目建成為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社會效益。
(三)有利于專業化的水務項目建設及運營管理。目前我省供排水項目經濟效益普遍不佳,專業化人才稀缺,而供排水項目的建設、營運和管理專業化程度均較高。水務整合重組后可以吸引更多的專業化人才,進行專業化運作,更有利于提高海南全省水務企業建設、營運的管理水平,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優質的社會公共產品及服務。
(四)有利于政府監管及有關特許經營權市場化法制化運作。重組水務業,通過專業化的建設、經營管理,既避免了分散的建設和低效率的運營,又有利于政府的監管,確保城市供排水的公共安全。同時,充分利用水務企業擁有的特許經營權,在確保公眾利益及地區供排水公共安全的前提下,依法進行市場化運作和對外招商,吸引社會投資和國外資金,參與城市供水和排水的設施建設和經營管理。
三、重慶水務產業整合重組的經驗借鑒
重慶市面積8.24萬平方公里,轄14個區26個縣;重慶市人口314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000萬人,農村人口2000多萬人,農村人口占全市人口2/3以上;重慶市突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典型的大都市、大農村,城鄉差別非常大,重慶市中心城市交通發達,經濟蓬勃發展,但大部分縣地處山區,經濟欠發達,少數民族地區還相當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