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波:主要是工作經驗相對多一些罷了。管道直飲水在最近數年發展速度非?,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市場需求也比較大。從事管網分質供水系統的企業也出現一些,大多具有水務集團或者外資背景。因為類似這樣的工程,耗資都在數百萬乃至數千萬元,一般企業是無法承擔的。
目前深水海納公司的工程量都比較大,基本覆蓋了全國范圍。我們與著名房地產開發商深圳萬科等公司都建立了較為緊密的合作關系,我們所承建并成功運營的深圳梅林一村管道直飲水工程是國家建設部唯一的管道直飲水試點示范工程。正在建設的山東東營市安居工程管道直飲水工程,總建筑面積211.87萬平方米,規劃用戶1萬5千戶,僅管道直飲水總投資額就接近2500萬元。應該說,深水海納在管道直飲水市場目前處于較為領先的位置。我們更希望與國內外同行一起進一步做大這個市場,造福人類、回報社會。
終端直飲,把水處理市場做透
記者:我們觀察到,深水海納近期進入終端直飲水市場,推出了系列直飲機產品,這又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直飲機與分質供水系統會不會形成直接的競爭?
李海波: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進行適度的擴張;诓皇觳蛔龅脑瓌t,我們采取了相關多元化的戰略,立足于水務這個大市場做文章,這恰好是我們專業化的領域。
其實,我們了解和跟蹤終端制水項目已經近10年了,而且在幕后做了大量的工作,并考察了美國、韓國、日本等地市場。之所以遲遲未動,主要是感覺市場還不成熟,消費者對這個產品認知度還較低,過早介入成本會很高。那么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們認為是介入的最好時機,所以我們進來了。
像直飲機這樣的終端制水產品,不但不會與管道分質供水系統產生競爭,而且還會產生互補性的協同效應,能夠在深圳水務這個大平臺下發揮最大的能量。同時,更進一步凸現“中國水務專家”的整體形象。管道直飲水更多的被運用到新建大型樓盤,或者市政工程改造項目等,是巨大投入的系統工程,還不具有普及性,更多地依賴于開發商的市場定位或者各地政府對項目的認同度。而終端直飲機產品則是面向消費者的,是平民化的產品,只要接到自來水管上就可以直接飲用安全、健康和新鮮的水,沒有任何的限制條件。兩者之間的互補協同效應非常明顯。
記者:據我們了解,直飲水市場目前較為混亂,各類中小品牌林立,但卻缺乏振臂一呼的大品牌或者有實力的企業進行引領。深水海納會在這個行業中充當什么樣的角色?
李海波:確實是這樣。目前市場上大大小小的終端制水企業比較多,據不完全統計應該有300多家,一方面都還比較弱小,沒有成氣候,另一方面因為沒有一個行業標準和規范,也顯得有點雜亂。實際上像直飲機這樣的產品,對產品安裝和售后服務要求都非常的高,比如定期更換各類膜等耗材,這些小企業根本無法保證。
就整體終端制水市場來看,目前可以做這樣的分類:一是外資品牌,比如美國、韓國、日本,以及中國臺灣等地的企業等。這些地方的企業多立足于區域市場或者專業領域,可能是對國內市場不熟而且本土化還不夠,或者本身信心還有待于提升的原因,都還沒有做開。二是國內的企業。國內的企業也可以進一步細分為三類,第一種是品牌建設型,對這個行業非常看好,也投資建廠并開模具,但企業自身實力還不夠強大,這些工作做完之后,也就沒有聲音了。第二種是市場追隨型,對市場敏感度較小,一直在追隨方向,小打小敲。第三種則是假冒偽劣型。進行手工作坊裝配,產品質量低劣,采取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游擊戰術”,對整個行業,有其對消費者和代理商的危害性極大。
深水海納對終端制水項目從觀察、到調研,再到目前正式宣布進入,幾乎是十年的光景,我們是志在必得。要進入就要以行業領軍者的形象出現。今年我們更多的還是出于磨合和找感覺的階段,明年將有大手筆的運作,而2007年則會充當行業整合者的角色。這是我的規劃。
記者:看起來您的信心很足,是什么支撐您的信心?換句話說,您如何來操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