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做好基礎工作,開展綜合規劃
適應城鄉水務統一管理的新體制對基礎工作的要求,上海市水務局部署開展了全市水資源普查工作,摸清了水資源家底,完成了水資源和供排水管網三項普查,編制了《上海市水資源綜合規劃綱要》,開展了供水、污水、節水、雨水排水和水功能區劃等重點專業規劃編制,還開展了長江口水源地、雨污水回收利用等重大課題的深入研究,為水務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可靠的依據。
3.水務局應處理好的幾個基本關系
已成立的各級水務局認識到,要建立水務局的良性運行機制,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1)掛牌與內容的關系
建立水務局要掛牌,亮明改革旗幟,但更重要的是體制改革的實質內容;如果實質內容在近期內沒有可能改變,還不如遲掛牌;如果實質內容來不及改變,也應在掛牌時宣布自己的工作目標,要搞有實質內容、有實際效果的掛牌。
(2)當前與長遠的關系
水務管理體制是一種新體制,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口吃個胖子。但是同時,又必須有長遠規劃、長遠打算,有階段性目標,讓黨政領導和老百姓都心中有數,知道要干什么,要達到什么目標。如提水價,就可以把逐步提高的計劃告訴老百姓。
。3)政府投入與市場機制的關系
成立水務局以后的投入,不能僅僅指望政府增加撥款,必須進行資產運營,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建立水市場,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實現全民治水。尤其在污水處理方面,污水處理費到位后,完全可能吸引國內外投資。
。4)部門之間的關系
成立了水務局,實現了水資源統一管理,治水還要靠各部門團結協作,通過統一的法規和規劃充分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逐步實現“一龍管水,多龍治水”的局面。新的水務局向上可以對幾個口,但根據《水法》,應以水利口為主。
三、進一步開展水務管理體制改革的具體工作
城市化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目前我國城市化水平已經達到36%,2015年將達到50%,保證城市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與水環境安全,是新時期水利工作的重點之一,也是水利為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服務的根本體現。要繼續推動和深化水務管理體制改革,各地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切實做好工作。
1.加強學習
水務管理體制改革是一種體制創新,其基礎是理論創新,理論的基礎是知識。各級水務工作者都要學習經濟知識、市場知識、城市知識、管理知識,響應黨中央“調查研究年”的號召,寫出一批研究問題和總結成果的高質量調查研究報告,并提倡大家在各種報刊上發表理論探討文章。
2.科學宣傳
首先要向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宣傳,實行城鄉水務統一管理是從實際出發,貫徹黨中央關于改革水管理體制的要求,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重要制度創新。在宣傳中要特別注意實事求是的原則,結合水務管理體制改革的成效和典型地區經驗,說明水務管理體制改革到底能解決什么問題。
同時還要廣泛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對公眾的宣傳力度,全面反映水務體制改革進展、成效和主要經驗,使公眾能夠對水務管理有正確的認識。水利部已編發了7期《水資源工作信息——水務?,在《中國水利報》開辟了城市水務專欄,在《中國水利》開辟了水務管理體制改革專題,在《水政水資源》和《水資源保護》編印了水務管理體制改革專輯。各地也要采用多種形式集中宣傳水務管理體制改革。
3.制定規劃
各地要按照國家計委與水利部關于開展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工作的要求,盡快啟動地區水資源綜合規劃工作。
制定規劃的基本要求是摸清家底,拿出真東西,急省市長所急,想省市長所想,為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服務。實施城鄉水務統一管理的地區,要學習上海市水務局、珠海市水務局的經驗,對轄區范圍內的水資源與水環境狀況、供水水源、水利工程概況、水廠、供水管網、排水系統以及污水處理設施進行普查,對供水、排水、水處理等相關水務企業和主要用水戶進行深入調查,對存在問題進行認真梳理,著重解決突出的問題。
已經開展城市水資源規劃的地區,要根據城鄉水務統一管理的要求,對城市供水水源、給水工程、排水及污水處理工程和管網的建設改造進行補充規劃,為水務發展摸清底數,奠定基礎。有條件的地區要以水資源配置規劃為核心,編制水務發展綜合規劃,對城鄉水源、供水、排水、污水處理及回用等工程建設進行全面規劃,明確不同水平年水務發展目標和相應投資。
4.制定法規
各級水務局要針對執法和行政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密切結合當地實際,及時清理與水務管理體制不相適應的地方性水管理辦法,按照城鄉水務統一管理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發揮水務管理優勢、強化水務行業管理的地方性水務管理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