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熱點專題 >> 其它專題 >> 城市排水體制探討 >> 

發達國家城市排水體制

時間:2007-03-06 來源: 作者:

德國從20世紀80~90年代已基本實現對城市雨水的污染控制。最典型的措施是修建大量的雨水池截留處理合流制和分流制管系的污染雨水,以及采取分散式源頭生態措施削減和凈化雨水。城市雨水資源的收集利用也實現標準化和產業化。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沒有走完全分流制道路,而是因地制宜地采納適合當地條件的不同排水方案,保留大量的合流制(約占70%左右,在地形坡度較大的德國南部更多地采用合流制,而在地勢平坦的北部則傾向分流制),他們將重點放在源頭污染控制和終端污染控制的結合、排水系統的改造與削減徑流量和其他雨水徑流污染控制的技術性和非技術性措施的結合。通過全面而科學的系統規劃,較快地實現了對城市排水系統的改造、建設和水污染的有效控制。

新西蘭也不斷完善對城市雨水水質水量的控制管制措施。如奧克蘭地區80年代系統地研究城市活動對雨水徑流水質的影響及相應的控制措施,1992年完成雨水處理裝置設計指南。2000年又出版了控制雨水徑流污染的技術手冊,也強調分散式現場選擇性技術措施,如濕地、自然水道、河岸緩沖帶、土壤滲透、天然植被帶的利用等,為雨水徑流污染控制提供更完善的參考依據。

瑞典在80年代初就放棄了市政管系雨污分流的思想。因為認識到分流制耗資巨大,合流制改造為分流制影響范圍大,耗時長,經濟上不劃算,技術上又不足以有效防止城市雨水徑流對水體的繼續污染;谕瑯拥睦碛桑绹葒以诤艽蟪潭壬弦矝]有完全靠新建分流制管系取代舊合流制管系作為水污染控制措施的做法。

日本在80年代也開展了對城市雨水利用與管理的研究。他們提出“雨水抑制型下水道”,并納入國家下水道推進計劃,制定相應的政策,已有大量的工程實施。在全國63.5%下水道中,合流制約占20%,但在一些大中城市,合流制則占有更大的比例。如東京的合流制超過90%,對已有的合流制下水道采取的主要對策是對雨季的溢流污水進行處理。這與德國及一些歐美國家的策略類似。

我國城市排水體制選擇應充分借鑒別人的經驗,少走彎路,應充分體現前瞻性、戰略高度和因地制宜,應與城市雨水資源的利用相結合,與城市徑流污染控制相結合,與削弱城市徑流和水澇相結合,與城市的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應建設一種可持續性的、生態型的新型城市排水系統。如: 
   
1.因地制宜地選擇排水體制,可能是保留并改造原有較完善的合流制,也可能是新型的混合制或不完全分流制等,但必須考慮投資效益。 
   
2.加大雨水的下滲和綜合利用,削減城市洪峰和水澇,以緩解地面下沉和改善城市生態減少并控制合流制溢流污染和分流制初期雨水的污染。
   3
、控制雨污水管混接亂接。
   4
、雨水徑流源頭和終端污染控制相結合的資源利用型、生態性的城市排水系統。

 

上一頁 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發達國家城市排水體制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