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排水系統的規劃
在污水深度處理、超深度處理、污水再生回用已經實用化了的今天,城市總體規劃與給水排水系統規劃都應當重新考慮,將污水的再生和回用放到重要位置上來。在進行排水系統規劃時,應對整個城市的功能分區、工農業分布、排水管網及污水處理現狀等做周密的調查,調查現有的和預測潛在的再生水用戶的地理位置及水量與水質的需求,并將這種結果反映到給排水專業規劃中。恰當地確定排水分區、污水凈化廠的位置與個數,改變將污水處理廠擺放在城市最下游進行高度集中處理的傳統做法。在進行新建和擴建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時,要近遠期結合考慮污水回用的需要,選擇污水深度處理系統,預留污水深度處理的發展用地,使污水處理、深度處理系統和回用系統的總投資之和為最小。
在進行排水管網的規劃時,要把雨水、污水的收集、處理和綜合利用結合起來,逐步轉變目前的雨、污水合流制或不完全分流制系統為完全的分流制系統。雨、污水的分流有利于對不同性質的水采用不同方法處理和控制,有利于雨水的收集、貯存、處理和利用,避免洪澇災害,增加城市可用水資源,同時也有利于減輕城市面源污染。
在規劃中還應該引起注意的是應妥善處理和處置城市污水處理廠產生的大量污泥,避免產生二次污染,危害城市環境。目前較多的是將污泥填埋,這不但需要大量的土地,而且廢棄了大量污泥資源。因此污泥處置的最終出路應該是作為農業肥料--充分利用污泥中富含的N
,P,K等營養物質,既可避免污染,又可創造經濟效益。
3.1 污水處理廠的選址與數目
按照傳統規劃方法,污水處理廠廠址要根據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目標、城市布局、受納水體功能及流量等因素來選擇,一般盡可能地安放在各河系下游、城市郊區。但是這種系統布局使污水廠距離再生水用戶較遠,需鋪設的回用水管網費用相應增加,不利于污水的資源化。因此,在確定污水處理廠廠址時,還應對再生水的用戶進行調查分析(城市中的自然水面、小河、綠地和工業再生水用戶),并根據回用水的需求,在城市中適當位置設置污水凈化廠(再生水廠),收集附近區域的城市污水,根據回用水質要求加以處理之后就近回用。
根據長期的實踐經驗,建設大型的污水處理廠可以發揮規模效益,降低建設費用和日常運行費用,但這種觀點并沒有考慮到污水回用的因素,如果考慮再生水的回用所需鋪設的輸水管道、提升泵站等費用,考慮改善城市水環境以及因為污水回用減輕城市排水管網系統的負擔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那么可以肯定,在城市下游建立集中的大型污水處理廠,在經濟上并不是最優的,也是和促進污水回用相悖的。因為污水廠的數目過少,勢必遠離再生水用戶,加大回用水輸送管道的距離和投資,增加回用水成本,不利于污水回用。因此,城市污水廠的數目不應拘泥于傳統經驗,而應該依據城市實際中水回用的需要在適當位置建設合適規模的污水處理廠,使得整個城市形成大、中、小,近、遠期相結合的污水處理廠布局規劃。這樣,既有利于污水回用,又減輕了城市排水管網系統的負擔,易于實現分期建設,符合我國當前國情。
3.2 處理工藝流程的選擇
污水處理的方法較多,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分成不同的工藝流程。因此應該根據污水水質和回用水水質的要求,對水處理單元進行多種組合,通過技術經濟比較來選擇出經濟可行的污水處理流程。這就要求在確定工藝流程的時候增加對該廠附近地區污水再生水需求情況的調查,以便對處理工藝進行適當的延長和完善,即可滿足污水回用水質的要求。例如:當處理后的污水規劃作為農田灌溉用水時,選擇工藝流程時就可以不考慮或不注重其除磷脫氮效果,而側重于其對水中病菌、重金屬等的去除,因此工藝流程的選擇不應該采用諸如A2
/O法等,而可以采用傳統的活性污泥法等方法;而作為工業循環冷卻水回用時,就需注意去除表面活性劑等容易起泡的物質,盡量減少引起循環水設備堵塞、腐蝕和結垢現象的物質。污水二級處理是污水再生的基礎,但是一般都還需要進行不同程度的深度處理,才能達到再生水用戶的水質要求。例如:二級水經簡單的澄清過濾,可以達到工業冷卻水的水質要求;如果作為地下水回灌用水,由于其水質要求較高,需達到飲用水水質標準,因此很有可能需要采用反滲透、鈉濾膜等膜分離技術才能滿足處理要求。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