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O與混凝沉淀法處理垃圾滲濾液研究

時間:2007-01-26 來源: 作者:

2 結果與討論

2.1生物處理
  主要進、出水指標的變化曲線見圖25。

     

試驗分4個階段。第一階段(9月19月16)進水的污染物濃度較低,BOD、氨氮去除率均較高,COD也達到了比較好的處理效果。第二階段(9月179月28)的污染負荷增加,平均進水氨氮濃度從前一階段的481 mg/L增加到1 262 mg/L,但進水流量從36 L/d調至31 L/d。氨氮濃度雖有較大幅度的增加,氨氮負荷也從0.2kg/(m3·d)增至0.7kg/(m3·d),但COD、氨氮、總氮去除率均有所上升。這一階段曝氣池污泥沉降比上升,說明負荷較高,但二沉池未發生污泥上浮。在第三階段(9月2911月11)降低了進水負荷,將進水流量從30 L/d下調為20 L/d,此時除污泥沉降性能得以改善外,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有所下降。其原因是系統內堿度消耗殆盡,曝氣池混合液的pH值下降,最低降至4.95,平均pH值為5.68。較低的pH值使硝化反應不能進行到底,反硝化速率下降,好氧出水的氨氮上升,總氮去除率下降,所以必須對曝氣池的pH值進行控制。第四階段(11月1212月16)采用向曝氣池投加堿液的方法控制pH值,這一階段的平均pH值為7.74,硝化反應進行得較為徹底,好氧出水平均氨氮濃度為9.8 mg/L,總氮去除率提高到23%。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A2/O與混凝沉淀法處理垃圾滲濾液研究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