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自生動態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垃圾滲濾液的小試研究

時間:2007-01-24 來源: 作者:

  1.4 試驗方法

  試驗對COD、BOD5、氨氮、濁度、MLSS、DO、pH、粘度等運行參數進行了測定,方法及所用儀器見表1。

1 試驗測定方法及儀器

Table1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instrument

測定指標

方法

COD

重鉻酸鉀法

BOD5

Oxitop BOD Measuring Device

氨氮

納氏試劑比色法

濁度

LP2000 濁度儀

MLSS

重量法

溶解氧(DO)

ORION A+ 810 APLUS 溶氧儀

pH

pHB-4 便攜pH

粘度

NDJ-1 旋轉式粘度計

膜出水流量

用量筒量取一定時間出水量

 

  2 結果和討論

  2.1 膜通量

  2.1.1 清水通量

3 清水通量曲線

Fig.3 Permeation flux of tap water

  清水通量實驗用水為自來水。由圖3 可以看出,PET 膜在低壓力下就有著很大的通量,在H =0.2cm時,膜通量是37L/m2·h;當H △ 增加到1.0cm 時,膜通量更是達到170L/m2·h。另外,從圖3 可以看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清水通量曲線在y 軸的截距并不是零,而是大于零。范彬[7]也發現了這個截距不為零的現象,但是他的結論是小于零,他分析認為是膜材料尼龍篩絹的疏水性所致。本實驗所用實驗材料也是疏水性的PET 高聚物[10],但為什么卻有著相反的結果呢?筆者認為,從圖1 的顯微鏡照片可以看出,膜的單根編織線是由很多細絲組成,在清水過濾時,這些細絲間的孔道很窄,再加上膜的壁厚較大,使得在清水實驗時形成毛細作用,并且和膜的疏水性對水的阻抗作用相比占據優勢地位,這就是在沒有壓力水頭作用下能形成清水出流的原因。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管式自生動態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垃圾滲濾液的小試研究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