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廠址概況
填埋場該處地貌為兩個山谷,基本為南北走向。山谷地形開闊,中間有一小山丘分隔,兩個山谷在南端會聚。整個場地占地40平方千米。
填埋場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多刮偏北風,夏季為東南風,年降雨在1000毫升以上。場地為雙層結構水文地質類型,含水層埋藏較淺,富水性一般,以粘性土為主,且粘土厚度較為穩定,天然條件下松散層粉和基巖風華殼風化含水層的防滲、防污性能均良好。
3.總圖布置
該填埋場處理工程主要生活區、填埋區、滲濾液處理區、沼氣發電區四部分組成。整個廠區總占地面積約40平方千米,其中填埋場占地約25.3平方千米,滲濾液處理區約5平方千米,其余的為13.7平方千米。(見附圖1。)
整個廠區的布置按照國家現行的各種要求,根據場址的實際地形地貌、水文地質、風向、以及填埋工藝需要而綜合考慮設計的。
由于該城市常年夏季處于東南季風盛行風向,而冬季處于偏北風向,故綜合該地形和風向季節性變換而將填埋區設在東部位置,同時在填埋區的周圍設置綠化帶。這樣可避免風向季節性變換而把填埋區填埋垃圾時產生一些臭氣污染影響當地居民。
生活區包括行政辦公樓、機修車間、噴泉廣場、亭子、綠化帶等等。滲濾液處理區包括水泵房、沉淀池、調節池等,當然其周圍也配合一系列的綠化裝飾點綴。滲濾液處理區與沼氣發電區都盡量設置在填埋區附近,便于流體輸送。
三.填埋作業工藝
衛生填埋通常是每天把運到填埋場,經性質和計量判定后進入填埋場內。垃圾按指定的單元作業點卸下,卸車后用推土機推鋪,再用壓實機碾壓。分層壓實到需要高度后,再在上面覆蓋粘土和聚乙烯膜料,并重復上述的卸料、推鋪、壓實和覆蓋的過程。以一日一層作業單元,每日進行覆蓋。垃圾的壓實密度大于0.8 t/m3。每層垃圾厚度為2.5~
填埋時先從右到至左推進,然后從前向后推進。左、中、右之間的聯線之間呈圓弧形,使覆蓋面上排水暢通地流向兩側進入排水溝或邊溝等,以減少雨水滲入垃圾體內,前后上部的連線呈一定坡度。外坡為1:4,頂坡不小于2%。單元厚度達到設計厚度后,可進行臨時封場,在其上面覆蓋45~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