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處理方法

時間:2007-01-22 來源: 作者:

1 老港填埋場滲濾液水處理的運行效果 mg·L-1

檢測日期

氧化塘出口

蘆葦濕地出口

ρCODcr

ρNH3-N

ρCODcr

ρNH3-N

2000.10.24

1177

160

589

29

2000.11.02

1264

145

1095

35

2000.11.13

1297

133

745

48

2000.11.21

1912

189

1326

69

2000.12.05

640

91

905

150

平均

1413

144

932

66

1.3 生物轉盤
  生物轉盤是所謂固定生長系統生物膜法中的一種,運用于常規的污水處理中可有效地解決活性污泥法的污泥膨脹問題,并且由于膜上生物量大,生物相豐富,既有表層的好氧微生物,又有內層的厭氧微生物,因而具有抗水量、水質沖擊負荷的優點,同時生物膜上還能生長世代時間較長的硝化菌等。
  Pitea滲濾液處理廠即采用生物轉盤處理垃圾滲濾液,設計規模500 m3d,設計轉盤表面積3 000 m2,平均設計負荷 4.8 gNH3N/(m2·d)。該廠利用填埋場氣體加熱使進人生物轉盤的滲濾液溫度保持在20左右,取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
上面介紹的Pitea填埋場生物轉盤是好氧生物反應器,英國Britannia填埋場則是運用厭氧固定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垃圾滲濾液,也取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4]。
1.4
厭氧氧化處理
  厭氧生物處理B前采用厭氧生物濾池,厭氧接觸法,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及分段厭氧消化等,實踐證明厭氧處理時高質量濃度ρBOD5)>2000mgL)有機廢水的處理是有效的,但單獨采用厭氧生物處理滲濾液的情況很少見。北京市政設計院1988年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建議采用厭氧一好氧法處理工藝[5]
1.5
各種生物法比較
  生物法中,好氧工藝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轉盤的處理效果最好,停留時間較短(624 h)、運行經驗豐富,但工程投資大。運行管理費用高;相對來說穩定塘工藝比較簡單,投資省,管理方便,但停留時間長(1030 d)、占地面積大且凈化能力隨季節變化較大。厭氧處理工藝近年來發展很快,特別適合于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它的缺點是停留時間長,污染物的去除率相對較低,對溫度的變化比較敏感,但通過研究表明厭氧系統產生的氣體可以滿足系統的能量需要,若將這部分能量加以合理利用,將能夠保證厭氧工藝有穩定的處理效果,還能降低處理費用。因而對于高濃度有機物的垃圾滲濾液,采用厭氧和好氧I藝的組合處理,無論是對于提高處理效率,還是就降低運行費用都是有意義的。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的處理方法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