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衛生填埋場中的防水處理

時間:2007-01-22 來源: 作者:

    進入21世紀,環境保護越來越引起各國政府的重視,對環保技術的研究也成為當今科學研究的重要前沿課題。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量不斷增加,垃圾的無害化處置成為了一項非常緊迫的任務。在我國,目前主要方法是建造垃圾填埋場。衛生填埋技術是目前被廣泛應用于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經濟、有效的方法。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防止生活垃圾填埋處置造成二次污染,國家環境保護局特制定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1997),于199811起實施。標準要求,生活垃圾填埋場工程環境保護設計必須包含對場區垃圾滲濾液的防水處理工程。本文將重點闡述垃圾衛生填埋場防水處理工程設計的基本原則和思路,并通過介紹部分城市垃圾填埋場防水工程的實例,說明防水技術防水材料在此類工程中的應用前景。

1  
垃圾填埋場的防水
1.1
 滲濾液的控制
    
在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中規定: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保護工程設計應包含防水工程,垃圾填埋場環境保護工程設計應包含防水工程,垃圾滲濾液輸導、收集和處理系統[1]。垃圾填埋場的防水中一個主要方面就是對滲濾液滲漏的控制,也是垃圾填埋場設計和管理的一項主要內容。 滲濾液擴散對水源的污染是垃圾填埋場對環境污染的一個主要方面,因此對滲濾液污染控制的研究是垃圾填埋場環境污染控制的一重要內容,同時也是確定垃圾填埋場 防滲工程規模的重要依據。滲濾液污染控制主要依*對垃圾填埋進行防滲處理。
   
垃圾填埋場防水處理的目的一方面在于防止滲濾液滲入地下,從根本上控制垃圾滲濾液對周圍地下水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是防止其他形式的水流侵入填埋場。因為大氣降水會在場區內順溝谷形成地表水流,在徑流過程中會侵入填埋區,并對地下水進行補給,從而造成滲濾液液位大幅度上升,引滲濾液外溢而污染環境。因此,垃圾填埋場的防水工程建設必須根據場址的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采用相應的防滲技術和防水材料,對填埋場進行防水處理。

1.2
 防水技術
   
生活垃圾填埋場防水系統的建設目前在工程上多采用填埋場區底部水平防水,以及截洪溝、填埋區下游垃圾壩、截污壩、截滲墻、防滲帷幕等設施為主的垂直防水系統相結合的防水工藝。通常場區底部的水平防水可以利用天然不透水層,如較完整的不透水巖層或粘土、淤泥層(要求防水層滲透系數K≤107cm/s)。在地質條件不理想的地區,水平防水主要通過鋪設由高密度聚乙烯等材料制成的透水土工膜、高分子防水卷材或其他防水材料(如經過加工的粘土)等建成人工不透水層來實現;或者兩者相結合,封閉整個場區底部及邊坡。
   
對于垃圾填埋場防水體系中的另一重要環節——垂直防水,其防水工藝則需要根據場區工程地質條件來選擇。對于山溝式填埋場,為截留填埋區上游山區地表徑流和部分潛水,需要設置截洪溝。由于截洪溝的深度有限,部分來自填埋場上游的地下潛水將進入填埋場,可能會形成大量的滲濾液。對此,可以采取引流措施減少進入填埋場的潛水量;在滲濾液下游采用建造混凝土截污壩、粘土心墻垃圾壩、截滲墻和灌漿帷幕相結合等方法建立垂直防水系統。此外,在地勢平坦的平原地區,主要通過修建粘土心墻垃圾壩與鋪設不透水土工膜、土工布相結合的防水工藝來建立防水系統。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垃圾衛生填埋場中的防水處理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