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衛生填埋是我國目前處理垃圾的主要方法,其所產生的垃圾滲濾液對環境的危害性很大,不容忽視。垃圾滲濾液是種水質非常復雜的廢水,高COD和高NH3-N是其主要特征。垃圾滲濾液的成份和濃度受廢棄物和水力條件的影響,而且還會隨垃圾填埋場的年齡而變化。本文所進行的試驗以西安江村溝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為對象,進行了垃圾滲濾液的分子量分布測定、垃圾滲濾液的可生化性試驗、垃圾滲濾液厭氧處理試驗研究、到了以下結論:
(1)垃圾滲濾液的分子量分布測定實驗研究發現,在小于10000Da分子量的范降的污染物占垃圾滲濾液原液TOC的86.90%。表明垃圾滲濾液中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小于10000Da分子量的范圍內。
(2)對西安江村溝垃圾滲濾液的可生化性試驗表明BOD5與COD的比值為39%,且隨垃圾填埋場的年齡變化較大。對垃圾滲濾液進行了連續BOD實驗,根據實驗數搖計算得到了西安江村溝垃圾滲濾液好氧生化處理時最大可能去除率為42.2%。
(3)厭氧SBR反應器進行處理,發現游離氨的濃度是影響厭氧處理垃圾滲濾液的主要抑制因子。當調反應器內pH=7時,游離氨濃度維持在30---60mg/L,產氣量椒定在1000~
(4)對厭氧SBR出水做分子量切割,結果表明厭氧處理后,出水中的污染物分子量有變大的趨勢。滲濾液原液小于10000Da分子量的范圍內COD值由
77.71%下降到69.96%~72.44%;
TOC由原液的86.90%下降到70.00%~78.52%。由此可知,厭氧過程中對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集中在小分子上,所以選用好氧工藝作為后續處理的效果是很有限的。
⑸
ABR處理垃圾滲濾液時,原水COD為6500
mg/L,去除率為82%;當滲澹液濃度增加到9000mg/L時,去除率為69%。原因是游離氨濃度的增加抑制了生物的活性。第一隔室的去除率為總去除率的60~80%。因此,在反應器受到沖擊后,總去除率隨著第一隔室的去除率下降而下降。
(6)根據試驗結果可以認為,經過厭氧處理后的城市垃圾滲濾液在選擇后續處理工藝
時,宜以物化法為主要選擇對象。
關鍵詞:垃圾滲濾液 分子量分布 可生化性 厭氧折流板反應器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