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與主要問題
截止到2004年,全國660個設市城市共累計建成供水廠3000多座,綜合生產能力24753萬m3/日,城市供水總量490億立方米,用水普及率達89.0%,管徑25mm以上的供水管網長度總計258410公里。
目前城市供水管網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供水漏損率逐年增加,爆管事故頻繁,二次污染嚴重,供水服務壓力難以保證。根據有關資料顯示,1992年我國城市供水漏損率平均為7.89%,2004年以上升至16.51%。根據不完全統計,統計范圍內的184個城市2000—2003年因爆管停水的事故達13.7萬次,管網水質發生二次污染達4324次。因供水管網事故影響高峰期用水達21537次,涉及人口達3819萬人;因供水壓力嚴重不足而影響供水達26544次,涉及人口達2000萬人。
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管網老化,二是管材低劣,三是超負荷運行。以下是根據部分城市總計8.4萬公里管網的不完全統計:
按敷設時間分類:1953年以前敷設,使用年限在50年以上的管道5193公里,占6.2%;1954—1995年之間敷設的管道49573公里,占58.7%;1996年以后敷設的管道29583公里,占35.1%。
按管材質量分類:灰口鑄鐵管43362公里,占管網總長度的50.8%;水泥管11133公里,占13.0%;鍍鋅鐵管等低質管材,占6.0%。球墨鑄鐵管14135公里,占16.8%;鋼管6977公里,占8.2%;PVC管4467公里,占5.2%。
按運行工況分類:明顯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的管網約占14.4%。一種情況是一些城市在擴大供水范圍后,主干管或主要連通管沒有及時改造,管徑偏;另一種情況是一些城市由于新建水源工程,將地下水源更換為地表水源,或增大地表水源比例,為彌補被替代的補壓井的壓力損失,提高了管網壓力。
供水管網改造技術要點
一是要循序漸進,突出重點。城市供水管網改造歷史欠賬多,改造工程量大,并且涉及到其他市政基礎設施,應當與城市改造、城市道路建設、其他市政管線的建設統籌協調進行。當前改造的重點,應當是結合有關市政建設,以承上啟下的主干管改造為主。
二是綜合考慮技術經濟因素,積極采用新型管材。大口徑的供水管,宜采用鋼管或球墨鑄鐵管,運輸方便和施工場地寬敞的也可以選用普通預應力砼管或PCCP管,玻璃鋼管由于易老化而應慎用;中小口徑的供水管,宜經過技術經濟比較選用球墨鑄鐵管、PVC管、PE管、PP管或鋼塑復合管材。淘汰灰口鑄鐵管、冷鍍鋅鐵管、普通砼管、含鉛PVC管等易爆、易裂、易銹、易污染的劣質管材。
三是采用新的施工技術。第一,管道必須考慮環氧樹脂或水泥砂漿襯里等防腐措施;第二,盡可能采用柔性接口,焊接鋼管要考慮安裝伸縮節;第三,施工時應積極采用內襯管滑(拉)入襯裝、管道翻襯、爆(碎)管襯裝、定(導)向鉆技術、管內壁噴涂等非開挖技術。
四是優化設計。第一,要結合市政管線發展情況,進行地下管線的綜合規劃設計,有條件的宜發展共同溝(市政綜合管廊);第二,進行管網優化設計,改善供水服務壓力,促進城市供水節能。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