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水管網現代化建設指導原則
1.統籌考慮制訂供水管網優化改造規劃
城市供水企業在編制管網優化改造規劃時,要統籌考慮下列因素:
(1)根據城市總體發展規劃和供水專業規劃,按10年或10年以上的發展需要來規劃;
(2)結合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
(3)結合改善管網水質;
(4)結合改善管網不合理環節,使管網逐步優化;
(5)結合降低漏損,并將漏水頻繁較高或造成影響較嚴重的管道,作為改造的重點。
2.城市供水管網優化設計的高速公路模式
當前全省各地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對城市供水需求不斷發生變化,因此按常規方法來設計供水管網,無法解決優化及對條件變化適應性的矛盾,使設計、管理及施工部門常常處于被動的修補地位。由此提出城市供水管網優化設計的高速公路模式。按照高速公路模式進行管網布置的特點是,在環線建設時,盡量考慮到遠期用水量的增長,使之滿足遠期的供水要求,而無需考慮遠期供水的方向,從而避免由于供水重心發生變化而對現有管網系統進行大范圍改造的問題。
(1)主干線或環線的布置
對中小型城市,選擇一條縱向上可布置雙管的主干線或形成內環線。如果是主干線,則盡量使干線到左右兩側邊緣的距離相近;如果是內環線,則使環線到外側邊緣的距離與到環中心的距離相近。對大型城市,可以考慮建立雙環線或中字線。
(2)干管的布置
在環線上,使環線只與干管相連,不與支管相連,這樣在水力上可以減少局部水頭損失的影響,在技術上可以避免大口徑管線與小口徑管線的連接,節省投資。
(3)支管的設置
水流從環線通過支管連接到用戶,這時可使這些支管盡量縮小,滿足區域服務壓力的要求即可。
3.適當提高城市供水管網的服務壓力
城市供水管網的現代化建設應使其供水區域內所有管線都能達到服務水壓標準,在該供水區域內的一般多層住宅(六層以下)都可以滿足直接供水,不需要再建造屋頂水箱或二次加壓設施。服務水壓要達到0.28Mpa的標準。
4.經濟合理控制供水管道的設計流速
城市供水管道的設計流速應控制在經濟合理的范圍內,一般大管徑(>400mm)的經濟流速為0.9~1.4m/s,中小管徑(100~400)的流速為0.6~1.0m/s。出廠管應處于經濟流速范圍,與之相連的干管與支管的經濟流速逐步降低。要防止管道設計流速過低。
5.管網區域加壓與調蓄設施的設置
(1)當供水距離較長或者供水區域有部分高地時,要研究在管網中實施分區直接加壓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必要時可考慮補加氯的可能性。
(2)當用水時變化系數較大時,要研究管網在一定距離外的主干管附近設置調節水池(晚上進水,白天出水)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6.管網排污設施的設置
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發展,供水管網排污口子的設置日益困難,有些城市管網沒有或僅有幾個排污口,靠消火栓排污,不能滿足管道清洗消毒的要求。為了應付爆管等突發事件,保證管網水質,在城市管道建設中,必須解決好排污閥門和排污管道的設置問題,從設計、施工到管理,都要高度重視。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