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25
日,記者從建設部獲悉,我國將在“十一五”期間建立供水水質監測網絡及預警體系,同時構建城鎮供水應急系統,針對不同的水污染制定不同的應急處理方案,使水污染對城市供水的影響降至最低。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環境突發事件造成的飲水問題,在今后可能會非常頻繁,危害力也很大。
據了解,我國將在“十一五”期間建立供水水質監控網絡及預警體系,針對我國供水水質監測技術落后、監管體系不健全等問題,構建和完善供水安全監測、預警、督察技術體系。
此外,我國還將構建城鎮供水應急系統。針對突發性水污染事故頻發、城市應急供水預案不規范、應急處理設施不健全等問題,構建應急處理技術體系,形成與水廠現有工藝和設施相匹配、便于實施、快速響應、經濟有效的城市供水應急處理設施,制訂應急預案和實施細則,并組織不同類型的應急供水演練。
據悉,建設部已經對100 多項有機物和重金屬污染對飲用水影響進行了研究,其中50
多種已經研究出去除這些污染的方案。建設部下一步將制定出相應的技術導則下發到各地,指導其減少水污染對供水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