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蘆葦濕地污水處理綠色生態工程初論
時間:2007-01-19 來源: 作者:
二、《蘆葦濕地污水處理綠色生態工程》的技術原理
⑴、物理作用:
經過初級處理的污水,在濕地系統中通過物理沉淀、過濾、吸附作用進一步除去可沉淀的固體、膠體、BOD5、氮、磷、重金屬、細菌、病毒及難以溶解的有機物質。
⑵、化學作用:
通過氧化-還原作用及化學凝聚、吸附進一步除去磷、重金屬及難溶物質。
⑶、生物作用:
通過微生物代謝、氧化作用、植物的吸收及細菌的消化與反消化作用進一步除去BOD5、氮、磷、膠體和難溶有機物質及重金屬。
三、《蘆葦濕地污水處理綠色生態工程》的技術可靠性
《蘆葦濕地處理工程》對污水中污染物有較高的去除效果。它包括了土壤一植物、過濾、吸附、與生物氧化等十分復雜的過程。對污水兼有土壤截留,發生物理化學吸附、化學分解、沉淀及微生物的氧化降解,實際上污水中的有害物質在濕地中被蘆葦富營養植物吸收,消除了污染,改善了生態環境,得到了蘆葦資源。凈化后的水再于種植養殖,技術可靠,易操作只需加強管理即可達到預期目的。
四、《蘆葦濕地綠色生態工程》的可能性與緊迫性
根據國內外大量研究資料,通過對蘆葦濕地處理污水能力,水力負荷,有機負荷,停留期以及季節等與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去除率之間規律性的研究《蘆葦濕地污水處理系統》是一種高效、便利、廉價的污水處理方法。采用此方法不僅適合國情,同時也適合區情與市情,工程投資僅為機械處理的五分之一,具有“三高三低”的特點,即高效、高適應、高承受力及低投入、低運行費、低維護費。生活與工業污水,經《蘆葦濕地處理系統》處理,BOD攬5攭去除率為90%,SS去除率為91%,T-P去除率為87%,T-N去除率為84%,出水水質可達到《漁業水質標準》要求。新疆沿天山南北荒地資源豐富,完全可以給本項目提供充足的用地,而且,區域自然環境適宜并完全具備施本項目條件,故而完全可能。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更多關于 發展蘆葦濕地污水處理綠色生態工程初論 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