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厭氧流化床反應器是一種高效的生物膜法處理方法。它是利用砂等大表面積的物質為載體。厭氧微生物以膜形式結在砂或其它載體的表面,在污水中成流動狀態,微生物與污水中的有機物進行接觸吸附分解有機物,從而達到處理的目的。厭氧反應器,在國內外厭氧處理中率先采用以砂為載體,設備結構為內外兩個圓筒,利用特制的軸流泵,使污水和有機生物膜的砂在外筒中進行循環,達到流化的目的。 | |
 |
|
聚焦厭氧反應器技術 |
水環境污染和水資源短缺是全球正面臨的兩大問題。目前,我國每年污水排放總量為395億m3,根據預測,到2050年,我國污水排放總量將高達1200億m3。研制高效低耗并具有多種附加功能的厭氧污水處理工藝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在污水處理的同時實現污水的無害化和資源化,實現水的良性循環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
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已經有了100多年的歷史。1860年法國工程師Mouras就采用厭氧方法處理廢水中經沉淀的固體物質。1896年英國出現了第一座用于處理生活污水的厭氧消化池,所產生的沼氣用于照明。1904年德國的Imhoff將其發展成為Imhoff雙層沉淀池(即腐化池),這一工藝至今仍然在有效地利用[3]。在1910年至1950年,高效的、可加溫和攪拌的消化池得到了發展,其比腐化池有明顯的優勢。Schroepfer在20世紀50年代開發了厭氧接觸反應器。這種反應器是在出水沉淀池中增設
…… | |
|
|
內循環(IC)厭氧反應器處理糖蜜酒精廢水的研究 糖蜜酒精廢水由于含有高濃度的和硫酸鹽,一般厭氧反應器無法有效處理。研究了反應器處理糖蜜酒…… 厭氧反應器推流與完全混合的思考 最近在考慮水解酸化池用攪拌的問題,由于傳統上來講用的都是布水器,聯系到所了解的厭氧反應器…… |
|
上流式厭氧反應器中三相分離器設置的必要性 |
最近在設計一個厭氧裝置,在看資料的時候突然有這么個疑問,三相分離器的設計目的應該是主要是為了防止反應器內微生物的流失,提高反應器的污泥齡吧?一是固液分離,二是厭氧產生的沼氣也會帶動一部分污泥上浮,目前的三相分離器都是由沉淀斜板,浮渣擋板來實現固液,固氣分離,能不能用一些攔截SS的設施代 …… | |
 |
南水北調水源篇:核心水源清幾許?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在《楚辭》中《漁父》篇章里,被流放至江邊、面色枯槁憔悴的屈原這樣對漁夫唱道。智慧的漁夫則回應道:"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這一江清澈時可洗帽纓、渾濁時可洗足的滄浪之水,正是如今南… 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和目標任務,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進一步要求加快建立生態文明法律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