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麗中國”首入報告 在中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胡錦濤同志所作的十八大報告,濃縮了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最近十年來黨領導中國發展建設的經驗與啟示,勾畫出中國未來發展的藍圖。報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論斷,引發了與會代表和各界干部群眾的廣泛關注“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 …… |
 | |
|
為環境污染投訴尋醫問診 近年來,環境污染投訴不斷增多,處理不好極易釀成群體性事件?梢哉f,減少污染投訴不僅是環保部門的工作任務,也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內容。對此,我們必須予以重視,及時分析原因,研究對策,真正把環境保護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2011年,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共受理環境污染投訴538件,經過分析研究,諸多特點值得關注: 一是投訴內容涉及面廣。前些年的污染投訴,涉及生活環境方面的主要是水、煙氣污染,近年來擴大為水、煙氣、噪聲、粉塵、幅射等多個方面。在全部污染投訴中,包括水污染投訴80件,煙氣污染223件,噪聲污染129件,廢渣污染14件,幅射和其他污染78件。 二是投訴方式變化大。目 …… |
|
“十二五”千億資金升級供水管網 “十二五”期間,城市供水領域的發展備受關注,并獲國家財政大力支持。一方面,供水設施15年來首次納入公共投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巡視員張悅日前透露,9月份,國家批準290億轉移支付資金到給排水領域,城市供水包含其中另一方面,根據《全國城鎮供水設施改造與建設“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 …… |
|
城市水投資升級 自今年7月始,國家發改委、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等就開始了對太湖治理總體方案進行修編,相關人士透露,該方案有望于年底出臺,方案中將涉及巨額投資。 始于1991年的太湖流域治理已經十年多,耗資已達數千億元。雖有成效但卻未能徹底解決問題,太湖地區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這里聚集了中國1/4以上的GDP,然 …… |
|
環境公益訴訟打開了一扇門 全國人大常委會8月31日通過的《民事訴訟法》修正案為環境公益訴訟打開了一扇門。修訂后的《民事訴訟法》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新增的"公益訴訟"條款明確原告主體資格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及"有關組織",無疑使我國公益訴訟制度邁出了法律制度破冰的一大步。 一直以來,環保民間組織作為環境公益訴訟的主力軍,不斷推進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司法實踐,成為維護公眾的環境權益及推動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重要力量2005年12月7日,北京大學法學院3位教授及3位研究生向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了國內第一起以自然物(鱘鰉魚、松花江 …… |
|
執行 法律的活力之源 十年來,我國環境執法系統不斷擔負起更大的責任,也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隨著法律的完善、保障能力的提升,環境執法工作持續邁上更高的臺階,環境執法領域的探索與實踐也逐步走向深入!案骷壄h保部門要嚴格環境執法,把日常執法檢查與環保專項行動結合起來,實施跨行政區執法合作和部門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