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投資指南 >> 

環保行業:關注經濟轉型 布局節能環保

時間:2008-09-23 來源: 作者:曾令波 朱亞鋒

  (1) 行業壁壘較高:工藝流程:固廢較為復雜的形態、涉及領域較多(機械、生化等)使得固廢處置工藝相對復雜并難以標準化,資源回收利用的要求進一步提高了工藝要求;資金:固廢項目投資額相對較高(500 /日的中型生活垃圾處理項目采用堆肥、焚燒分別需要投資2、億元),其中設備投資額也超出億元,工藝的非標準化提升了對系統集成商的產業鏈地位,目前中等規模項目均要求投標方注冊資本高于億元;業績:垃圾處理往往產生二次污染(如堆肥法滲濾液、焚燒法下滲濾液及致癌物二惡英),公用事業的本質特性使得政府對工程、設備商的過往業績要求極高。

    (2) 優勢競爭者數量有限:我國固廢傳統上采用填埋工藝,新興的堆肥、焚燒法處置固廢都屬于新興產業,目前來看,這兩個市場核心環節競爭參與者數量都較為有限,生活垃圾焚燒領域,金州環境、光大國際、天津泰達、首創集團、上海環投、威立雅、合加資源、偉明環保、豐泉環保、深圳綠動力、杭州錦江等十余家企業目前瓜分了整個市場,堆肥法下,目前僅合加資源屬于大型企業。從競爭格局來看,總體上,這一領域具備相當實力的競爭者數量依然有限,其中,合加資源、金州環境、偉明環保等非國有企業立足于先發優勢、技術和機制優勢競爭實力日益突出,而幾大城市環衛集團借助于資金和地域優勢和引進海外合作方在大型項目上也占據了一定市場份額。

    (3) 存在國內企業崛起的土壤:盡管國內企業綜合技術實力依然落后于國際領先水平,同時部分核心設備目前依然以進口為主,如,焚燒法下的爐排設備,但我國缺乏第一環節的分類體系使得垃圾成份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異(發達國家垃圾高度細分,設備也較為細分),海外大型環保公司同樣面臨難以系統性復制海外模式的難題,同時,無論是堆肥法下主要依靠的機械分選、發酵堆肥核心環節及還是焚燒法下核心的焚燒鍋爐/爐排爐環節都相對屬于我國傳統強項產業,這些都賦予了國內企業,尤其是已有長期技術積累同時機制靈活的非國有企業長期成長為全球性固廢設備商巨頭的成長土壤。

    大氣環保設備:龍頭企業毛利率反轉帶來短期投資機會,但長期投資時機仍需等待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6 7 8 ...10 >>] 下一頁 共10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