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投資指南 >> 

我國實行多年的污水處理思路弄錯了?

時間:2008-08-25 來源:金羊網 作者:湯璇

 

行業專家提出新模式:將污水處理廠“化整為零”,既可節省巨額管網配套成本,又便于中水回用

一年投下去幾億甚至幾十億,污水卻越治越污;由于建廠容易、管網配套難,造就了許多“曬太陽工程”;一個沒有足夠利潤的行業,根本無法真正市場化……這一切的癥結就在于中國現行的治污總體思路——集中式污水處理。

全美資企業阿科蔓控股有限公司CEO麥何暉日前約談記者,直言政府的總體環保治理思路出錯了!在大量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上,他首創出“削減系數”概念,并據此提出了一種顛覆傳統的污水治理模式,即分散式治理模式。

他對記者強調說,他的觀點只是“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以推動中國水資源治理思路的良性變革。

集中式治理成本高、周期長,導致效率低,政府的總體環保治理思路出錯了!

“過去十多年的環境保護(污水治理)效果不盡人意,也許是政府的總體環保治理思路出錯了!”面對中國污水越治越污日漸陷入惡性循環的現狀,麥何暉冷不丁爆出了這句話!蹦阍趺锤疫@么說,真是夠膽!”贊嘆之余,記者不免為他這話略帶幾分擔心。未料,他卻很釋懷,“這沒什么!我又沒指哪個部門哪個領導,純粹是指一種方向!”

政府思路決定環保產業方向

在我國,隨著人類社會的高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幾乎很快就要成為一個污染大國。國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潘岳曾警告:如果我們的環保腳步跟不上進度,我們經濟奇跡就會結束。中國的環境如果再這樣惡化下去,將影響到國家經濟、大眾健康、社會穩定與國家的尊嚴。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指出,每個人在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的時候,同時在不自覺地為普遍利益服務。也就是說,在市場經濟范圍內,個人的利己行為對社會利益的貢獻是正面的。但是,環保產業卻是個例外。

宏觀來看,無論是社會、國家還是個人或某個特定團體,在謀求財富利益的時候,都需要有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的環境資源,這是共同的基礎;而從微觀角度去看,恰恰是相反的。作為個人或某個特定團體,面對有限的環境資源,為了努力創造個體的財富,則最終以通過搶占資源、破壞環境而達到目的。因此,環保產業是一個“宏觀需求與微觀需求”對立的產業。即個人或特定團體的利益與環保產業呈“負相關”。

因此,環保產業決不能簡單地把它推向市場化,而應該由政府積極地加以干預。于是,政府對環保產業的總體治理思路,是決定中國環保政策成敗的關鍵所在。

上一頁 頁碼:[1 2 3 4 5 6 >>] 下一頁 共6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我國實行多年的污水處理思路弄錯了?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