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國力不足以支撐“集中式治污模式”
中國環保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也是一個“尷尬”的朝陽產業。據了解,長江兩岸100多個污水處理廠面臨“無水可治”,同時企業偷排還在持續。
在現行的“集中式治污模式”總體思路之下,大量的面子工程和在管網建設、污水廠的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暗箱操作導致腐敗、漏洞滋生,一個產業無法自身完成市場的良性循環。最終的結果是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卻見不到成效,造成國家資源的大量浪費。
中國集中式治污模式將會是怎樣的結局?麥何暉打了個形象的比喻:賺的錢還不夠買雞湯補身子。
30-40年代的美國,應用集中式治理模式的污水廠及管網建設可以真正實現產業化。當時,美國的人口即污染源為2億,當時的能源價格(石油)為20-30美元/桶,由此計算出美國當時的污水治理投資為4000億美元。而現在的中國擁有13億人口加上其世界工廠的地位,面臨能源價格(石油)漲幅達6—7倍即為140美元/桶左右,同樣的治污模式下,中國需要多少資金?經過計算,麥何暉得出了一個驚人的數據:2~5萬億美元!相當于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所賺取的所有美元!
也許,是時候重新審視一下這個被事實證明為錯誤,但仍然被寫進了未來國家規劃之中的治污思路。麥何暉誠懇地說:”其實,錯誤不難發現,難的是糾正錯誤的勇氣。”
另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是,大規模的管網建設,在廣大農村將無法實施。
我國是個發展中的農業大國,農村人口是城市人口的兩倍多。農村的村落分散,地廣人稀,生活污水和農副業產生的污水污染源分散難以大規模收集。由于經濟落后,配套設施不完善等原因,禽畜養殖污水往往不經任何處理直排周邊水系或污染地下水。
集中式污水治理的模式的前提是一廠二管網,農村經濟本來就不富裕,建廠不容易配套管網更難。受種種條件限制,農村污水收集管網建設根本無法實施。那么,集中式污水治理的模式就意味著在全國占2/3以上人口的區域無法實現。中國農村污水處理必須要尋找一條有效的出路!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