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價又有新動向。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此解讀說,“城市供水價格是終端水價,要綜合考慮上游水價等眾多因素。我國將在審核供水企業運營成本、強化成本約束基礎上,適當提高城市供水價格。”
僅僅一月前的11月6日,國家發改委向全社會公布《城市供水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該辦法送審稿將于本月底完成并上報國務院,這是城市水價改革的重要一步。馬凱主任此番發言,更是將城市水價改革置于“明年國家深化經濟社會領域體制改革”的統籌范圍內。
水價是2002年啟動城市水務改革以來政府市場監管體系的核心。從2007年開始,城市水價改革進入加速階段。但是,企業、政府、民眾等多方角力下的水價仍是一個晦暗弈局。
企業誰是誰非
2007年,圍繞“外資高溢價收購一線城市整體水務”,內外資之間發生了一場大爭論(見本系列報道之一《水務:資本之惑》)。內資有諸多論戰理由,最能產生號召力的就是:高溢價收購的背后,普通百姓是否將承擔高額水價以及其他隱性成本?
11月6日,國家發改委就公示《城市供水定價成本監審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而下發相關通知時,將征求意見的重點問題首先設定為:“如何合理確定供水企業合理的生產能力利用率,防止由于過度超前建設增加的成本由當期消費者負擔?”此舉被認為是同樣指向了外資高溢價現象。
根據高盛、雷曼兄弟等國際投資銀行早年的研究報告,正常經營情況下,一個水務企業可以達到25%以上的凈資產收益率。
2004年,國家統計局就曾有一份統計報告顯示,依靠著遠比國內同行先進的技術、管理和經營模式,外資自來水廠利潤和成本的比率高達24.8%。
在10月份由國內水務巨頭首創股份主辦的一次水務論壇上,國家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表示,僅從供水來看,行業年產值要從現在的600億元—700億元提高至2010年的1500億元—2000億元,整個水務市場年均增長將在15%左右,“企業利潤率超過12%沒問題”。
這樣的利潤前景同樣適用于內資水務企業。因為,水務市場對內外資采取同等的開放政策。
水務行業運營具有長期性,較少受到經濟周期影響。“目前普遍實行的授權特許經營制度,經營期限多是30年或50年,使得進入市場的城市水務企業在一地往往處于壟斷性地位。”世界銀行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城市發展部項目經理威廉·金德特別向記者強調這一“中國特色”。
資本最先將“水”視為商品,他們要在城市水務市場追求“水商品”的高額利潤。而水費是城市水務企業實現利潤的主要途徑。
從記者查閱到的幾份2007年城市水務特許經營授權協議看,水務企業都獲得了政府關于水價調整的、或明或暗的“承諾”。比如,某水務企業與西部某省會城市的合作協議上確定,水價將每2年上調一次,每次上調0.2元,在30年特許經營期限結束時,水價最終將達到4元左右。
“無論內資還是外資,他們現在在進入市場的談判中,都沒有喪失水價的議價能力,甚至占據著主動權。”北京大岳咨詢公司的項目經理王煥文(化名)曾參與了多個城市的水務市場綜合評估報告。他告訴記者,在他們進行調研、制作評估報告時,競標的水務企業常常會以贊助費的形式向公司討好,請求咨詢公司能夠制定一個“讓各方滿意的水價方案”。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