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投資指南 >> 

污水處理亟待解決資金貧血

時間:2007-07-16 來源: 作者:

按照國務院不久前發出的《關于加強城市供水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十五期間,所有的城市都必須建設污水處理廠。到2005年,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污水處理率應達到60%以上;到2010年,所有城市的污水處理率不得低于60%。要達到這一目標,總投資高達2000億至3000億元——

近幾年,環保產業的快速增長越來越吸引著資本的視線。預計到2005年,中國環保產業將在現有基礎上以不低于12%的速度增長,環保產業市場總額將達到4700億元,約占當年GDP3.7%。到2010年,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要不低于60%,為此,在現有452座污水處理廠的基礎上還要再建1000多座。

然而,污水廠的建設和運營都需巨額資金,資金是追求回報的。因此,有人擔心資金缺口無法解決。但業內行家卻樂觀地認為,污水處理市場化商機無限。

現狀:資金缺口越來越大

污水處理歷來是一個耗資的行業,資金貧血一直是發展的瓶頸問題。目前,我國城市污水年排放量約300多億噸,處理率不到1/4,其中二級處理率僅為10%左右。按照國務院不久前發出的《關于加強城市供水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十五期間,所有的城市都必須建設污水處理廠。到2005年,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污水處理率應達到60%以上;到2010年,所有城市的污水處理率不得低于60%,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重點風景旅游城市不得低于70%。要達到這一目標,我國還要新建1000多座城市污水處理廠,總投資高達2000億至3000億元,這還不包括每年上百億元的運行費用。按老思路,這將造成新的資金黑洞。

據國家環保總局和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最新的調查結果表明,我國現有環境保護相關產業從業單位18144個;收入總額達到1689.9億元,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9%,約為同期國家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的1.6倍。

業內人士具體分析說,環保產業各個領域的飛速發展離不開新科技的應用和體制創新。以城市污水治理行業為例:目前,我國城市污水處理技術呈多樣化發展趨勢,各類已在工業廢水治理中得到普遍應用且適合于城市污水處理的治理技術在城市污水治理建設中得到了應用,從事城市污水處理的企業也開始根據各自不同的需求采取相適應的污水處理技術;一些環保產業骨干企業都在探索企業的體制改革之路,紛紛進行重組改制,建立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或企業集團。許多企業走向聯合,通過資本運作把企業做大、做強,朝著環保產業航母和聯合艦隊的方向發展,并逐步與國際接軌。

困境:投資運營體制制約發展

許多行家和專家認為,現有的投資運營體制嚴重制約了污水治理產業的發展。污水處理要擺脫目前的困境,亟需盡快破除產業化門檻走市場化道路。要加快我國污水處理的市場化進程,需要轉變老觀念,允許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以多種形式參與污水處理工程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走市場化道路。

有關專家估算,按規劃,到2005年,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將由九五期間的36.5%提高到45%,新增污水處理廠年運行費將達到70億元;若30%的污水廠運營管理進入市場,將帶來20~30億元的市場份額。另外,2005年工業廢水化學需氧量將在2002年的基礎上再削減200萬噸,相當于每年新增運營維護處理費30~35億元;到2005年,工業污水年處理運營維護費將達到160億元,若按10~15%進入市場,估計工業廢水處理運行管理將有15~25億元的新增市場份額;還有未來10年,僅國家幾個重大工程配套的污水處理廠,投資就達1460億元?梢哉f,從市場前景看,污水處理行業是十五期間真正的香餑餑

但同時也存在環保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據介紹,目前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還存在著促進環保產業市場化、產業化的扶植政策不力;環保產業規模經濟水平比較低等很多制約因素。相對進口產品來說,目前國產的環保產品普遍存在著結構設計水平低、質量標準不高、設備運行穩定性差、外觀粗糙等問題。因此,專家將環保市場的興奮點鎖在價格競爭優勢等方面。

前景:社會化運營模式化解難題

為了解決污水處理行業存在的問題,我國不少城市開始探索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陸續放開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的投資市場。去年,經國務院批準,國家計委、建設部、環保總局還向各地下發了《關于推進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的意見》,鼓勵海內外資本投入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近年來,BOT、托管運營、供排水一體化等試驗在各地開花結果。北京金源環保公司就是我國較早嘗試污水處理市場運營管理的榜樣企業之一。BOT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國際上出現的一種新的項目融資模式,其含義是建設運營移交,政府通過出讓建設項目一定期限的經營權、收益權,來吸引民間資本投資建設,而項目的投資者在規定的經營期限結束后,將該項目的產權和經營權無償地移交給當地政府。我國環保運營的市場化運作剛剛起步,這是個好的開頭,但污水處理產業化步伐目前還比較緩慢,主要原因就是相當一部分人的觀念滯后,還習慣于過去的政府投資、建水廠單位自己管理,拒絕外資和民營企業承接。污水處理廠也好,垃圾處理場也好,投資往往都十分龐大,動輒幾千萬到數億元人民幣,資金問題往往成了攔路虎。有關專家說要想吸引投資,走市場化道路,就必須給投資者以回報,如果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沒有經濟效益,投資者就會退避三舍。實踐已經證明,環保產業市場潛力巨大,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等設施的投資建設和管理,只要有了市場化的新思路,就會展現健康發展的光明前景。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污水處理亟待解決資金貧血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