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水價上調 外資再掀中國水務投資熱潮

時間:2007-02-01 來源: 作者:

 9月初,來自法國的水務巨頭威立雅水務集團剛剛拿到了他們在中國市場的第20個合同。該合同為期30年,為柳州市100萬人口提供飲用水的輸送管理,價值3.4億歐元。在今年初,威立雅北京燕山石化約定成立一家合資公司,運營燕山石化基地的工業污水回收、處理和再循環利用。

 截至2005年,威立雅水務在華投資總額達到4.7億歐元。而目前,中國市場業務只占威立雅水務集團全球業務的2%,未來10年,中國市場業務在其全球業務中的比重將增至10%。

 “中國政府在推動水務領域向多元化投資主體開放的過程中所采取的強有力政策正吸引越來越多跨國水務集團進入中國市場。威立雅水務集團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弗雷羅特說。

  各奔

目前中國對城鎮供水實行的是特許經營制度。在此制度下,國際上常用的B.O.T(建設-運營-轉讓)T.O.T(轉讓-運營-轉讓)等運作模式也被移植到中國。這種方式不需要政府出錢,項目運營公司也能獲得相對長期穩定的收益。

 B.O.T等運作模式需要大量的資金。威立雅的投資運營模式是政府決策者、融資者和經營者相對獨立。作為運營者,威立雅通常會尋找一個金融機構作為合作伙伴,或共同開發或取得貸款,與政府的談判和與金融機構的接觸大都同時進行。威立雅在青島的污水處理廠就是引入了光大集團作為投資者。這種合作伙伴一般都需要有相關領域的投資經驗,但又不會取代威立雅的地位。威立雅受訪人士說。

中法水務受訪人士說,在飲用水管理和工業水處理等領域之外,中法水務希望能夠跟更多的中國城市有全方位的供水合作,如同中法水務在青島的項目一樣,其實水價即便要上漲也會十分艱難,因為之前的水價太低,在有些項目中外資只有靠政府補貼取得回報。

 雖然霍道臣有有時候會出現十幾家公司共同競爭一個項目的情況的表述,但總體看來,中外之間和外資之間的競爭并不激烈:因為這個市場足夠大,沒有哪家公司能夠吞下一萬億的市場,大家只有去尋找不同地區或者不同項目就行了。

 霍道臣說,外資的進入激活了中國的水務市場,也給國內的水務公司開拓了更廣的市場空間。國際水務巨頭大都有著成熟的水處理技術和運作管理經驗,其技術溢出效應也可使本土公司受益。目前,威立雅和首創股份、中法水務和重慶水務都已經合資成立了的水務投資公司,在中國市場尋找投資項目。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