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2000億城投債“過度包裝”

時間:2009-12-04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周呈思 楊勇

此外,作為變相的市政債券,城投債的償債擔保幾乎均和地方財政掛鉤。

比如,“2009鶴城投債”即以其發行人與齊齊哈爾市財政局簽署的《市城投公司南苑基礎設施等城市建設項目、公益性資產及剝離資產政府回購協議》產生的應收賬款進行質押擔保,并以發行人所擁有的土地使用權進行抵押擔保。

而一個事關償債能力的風險則是,目前城投債的發行主體級別正不斷下降,由京滬等一線城市,到中西部三線城市,而時至今日,區縣級城投公司亦加入發債行列。

地方債務之憂

“城投債還未必是地方債務中最具風險的部分!敝袊缈圃航鹑谒L劉煜輝對記者表示,城投公司包裝發債的項目往往是現金流比較好的部分,真正擔憂的是信貸負債。

央行統計數據顯示,全國目前有3800多家地方融資機構,管理總資產達8萬億元,地方政府的負債上半年即達5.26萬億元,負債規模急劇擴大。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金融市場處處長卜永祥表示,目前地方融資平臺的項目融資中85%以上靠銀行貸款,其他靠企業貸款及發行銀信政的理財產品。

卜永祥說,如以2009年末期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為7萬億、并計入同期地方財政收入增長,從2012年開始地方政府的償債率將超過15%。這對于地方財力將是不可承受之重。

如果加上地方公債和城投債,地方政府本身的負債會更加嚴重。

“負債壓力能否減輕或化解,關鍵在于項目的未來收益。”劉煜輝認為,政府目前從事的融資項目大多為基建設施,其盈利往往完全取決于未來地價的攀升情況。

武漢城市圈大型融資平臺——“湖北聯發投”綜合處處長蔣曲告訴記者,公司參與投資的花山新城和大東湖水網構建工程等百億級項目,正是采取“先修路修橋、后土地置換”的盈利方式。

不過,這種以未來土地資源收益做溢價的借債融資方式,往往蘊含著巨大風險。一旦地價沒有如愿“炒起來”,政府將面對巨額的融資壞賬。

記者從中債登了解到,除了地方公債須在3年內償還,城投債等其他形式的政府負債大部分期限為5-10年。這早已超出地方政府現屆政府的任期。

上一頁 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