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水價也是個大問題。合同中也有規定:每立方米自來水的起始水價為1.25元 (不含原水費和增值稅),并且“水價遞升公式”逐年支付。水價增幅為8%~12%。廉江市自來水公司算了一筆賬,如何按照第一年必須每日購買6萬立方米水、而廉江實際日供水量又僅在2.4萬立方米計算,加上自來水公司的財務費用、管理費用等,分攤到每立方米水中的成本就高達4.58元,而根據當時自來水的平均銷售價格1.55元計算,第一年廉江自來水公司就要虧損2400多萬元。
此間,中法水務也承認當時對廉江市的用水量預計樂觀了一點,并同意修改合同以實際的用水量來供水,并且在水價上也愿意修改合同,以保本的方式來確定水價。但在員工安置的問題上雙方出現了較大的分歧。
而回購模式上,雙方在資產的價值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張秀稱,談來談去,外方最終開出的價是8000萬元,而中方開出的價碼則是2400萬元,差距實在太大。
盡管10年間談判不斷,但水廠的命運卻始終無法確定。
兩敗俱傷
在中法水務內部人士看來,盡管協議即將達成,但卻是個兩敗俱傷的結果。
該人士稱,當初中法水務認為廉江的環境不太好,并不愿意投資,但“他們花了很多力氣,做了很多邀請”。上述人士稱,當初之所以來,看中的就是對固定回報的承諾。
而當時廉江市政府提供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在中法水務看來是有問題的,“報告用極大的樂觀去推算廉江未來的發展,從而過高估計了城市的發展水平”。中法水務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這讓中法水務在判斷上出現了失誤。
在張秀看來,當時最大的問題在于,合資水廠的修建沒有從廉江的實際出發,沒有調查研究,領導根本不聽專家的。
事實上,整個廉江市也為10年的談判與等待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現在廉江的日用水量已經達到了4.5萬噸,但整個城市的供水能力還只是10年前的水平,整個廉江市的吃水很困難,水量和水壓都不足,這在廣東的縣級市里是比較落后的。”林雨說。
林雨表示,從最終回購的價格上看,廉江自來水公司取得了成功,但從整體上而言卻是失敗。”廉江現在吃水困難,水沒辦法供。管網改造也不成功,自來水公司很困難,有的員工一個月才幾百元的工資,而且談判花了很多錢。
林雨感嘆,時間成本太大了。
而廉江市民仍要繼續忍受水量和水壓不夠,自來水水質差的煎熬。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