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我國固廢運營業尚未形成較為成熟的盈利模式,固廢運營的市場化程度較低。目前,各地的垃圾收費標準偏低,多數運營商需要政府貼補來維持正常的運營,企業的盈利情況往往取決于地方政府的財政實力。從行業發展速度及固廢運營服務業的發展現狀看,固廢處理行業尚處于成長初期。
(2)固廢產生量增長速度驚人
2000年我國工業固廢產生量為8.16億噸,到2007年已上升為17.56億噸,增長115.20%,年均復合增長率11.57%。我國沒有生活垃圾產生量數據,只統計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數據。2000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為1.18億噸,2007年達到1.52億噸,增長28.81%,年均復合增長率3.68%。
2005年,世界銀行東亞基礎設施部對我國城市固體廢棄物(不含工業廢棄物,下同)情況進行了調查,估算出2004年我國城市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為1.9億噸,并指出:2004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固體廢棄物制造者,到2030年,該數字還將增長150%,從2004年的1.9億噸增長到2030年的4.8億噸,超過美國同期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總量的兩倍。還從未有哪一個國家的廢棄物有如此巨大的增加,或其增加的速度如此之迅猛。
(3)行業將直接受益于“四萬億”投資計劃
此次政府推出的“4萬億”投資計劃包含了對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的投資,建設部已明確表示將加快城鎮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在確保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進度的同時,加快垃圾收運體系建設。相對于運營商,設備供應商將更快、更直接受益于“4萬億”投資計劃。未來兩年固廢處理設備行業有望獲得加速發展。
根據環境商會的數據,2006-2007年全國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共投資318億元,按前兩年平均數預計2008年的投資額為159億元。那么,2006-2008年全國共完成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投資額為477億元,與“十一五”規劃要求的863億元相比,尚有386億元需在2009-2010年完成。在“4萬億”投資計劃的推動下,預計這一投資規模將能得到足額甚至超額完成。
5、大氣污染治理設備行業:需求增速或有回落
我國大氣污染的監控指標主要包括二氧化硫、煙塵和粉塵排放量,“十一五”期間以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為監控重點。根據《酸雨與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底,全國現役燃煤機組采取脫硫措施的裝機容量達到2.13億千瓦,占現役燃煤機組50%以上;全部脫硫燃煤機組裝機容量達到4.6億千瓦左右,約占當年燃煤機組裝機容量的三分之二。
“十一五”期間,現役煙氣脫硫重點治理項目的裝機容量為1.26億千瓦,其中占減排總量74.58%的項目在2007年以前開工建設,占減排總量18.83%的項目在2008年開工建設,2009年新開工的項目只占6.59%,2010年無新開工項目,且62.13%的項目在08年底前投入運營。對于新建機組,根據國家電監委數據,至2007年底,我國火電廠裝機容量已達到5.5億千瓦,比2005年增加1.6億千瓦,占“十一五”規劃新增規模的64%。可見,未來兩年,全國火電脫硫除塵設備的需求增速將面臨下降風險。由于缺少08年在建火電機組數據,考慮到火電項目建設周期較長,以及“4萬億”對節能減排的繼續推動,我們預計這種增速下降可能比較平緩,龍頭企業將有望在行業整合中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三、投資策略與重點公司
1、水務環保行業具有攻守兼備特點
2009年的宏觀經濟仍將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如果宏觀經濟繼續維持景氣下行的態勢,環保行業由于具有明顯的逆周期特征,將能有效抵御經濟下滑的風險,是理想的防御性投資品種;反之,如果宏觀經濟止跌回穩,那么,在目前我國水資源與環境危機的巨大壓力下,我們認為政府無論從民生安全角度還是從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角度考慮,至少在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之前,繼續支持水務環保產業發展都是必須之舉。我們認為這也是自2000年以來,我國于2007年首次出現環保投資增速與GDP增速同時提高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見,水務環保行業是具有攻守兼備特點的投資品種。
2、選擇盈利能力強的成長性品種
盈利能力始終是影響企業價值的首要因素。高盈利水平既反映出公司在同行業中具有相對較強的運營能力,也意味著股東未來可能獲得更高的回報水平。由于我國政府對水務環保服務業的收費定價是按照一定的凈資產收益率水平作為參照標準,因此,我們考察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以凈資產收益率作為主要參考指標,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
目前,水務環保行業的整體估值水平偏高。根據wind的數據,行業09年動態PE(算術平均)約31.55倍,遠高于滬深300的17.64倍。只有高成長才能化解高估值風險,水務環保業的四個子行業中,固廢處理設備制造業景氣度最高,其后依次為污水處理運營行業、自來水運營業,大氣污染治理設備制造業則面臨需求總量下降的風險。我們認為,高景氣度行業中的公司更有機會實現高成長。
四、風險提示
1、估值水平偏高的風險
由于行業發展前景明朗,目前市場給予水務環保企業的估值水平普遍較高,如果企業不能實現預期增長,將面臨價值回歸風險。
2、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
這方面風險既可能來自行業的新進入者,也可能來自市場準入門檻降低使得一些資質和技術力量不合格的企業加入競爭行列,從而出現無序競爭狀況。市場競爭的加劇可能導致企業盈利空間降低。
3、政策性風險
水務環保行業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質,因而容易受到政府干預。比如,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就會限制企業的成長空間;如果出現政策調整,比如減少對運營商的財政補貼,則會對企業的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