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城市水業戰略論壇的主題是新挑戰、新機遇、新模式。相比往屆,三個“新”字令人深思――全球金融危機和中央4萬億元投資大背景下中國城市水業發展的去向在哪里?
過去的2008年里,城市水業在變化的宏觀政策中隨波起伏!肮澞軠p排”政策受經濟形勢惡化的影響,在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上受到一定制約,面臨保增長下反彈的壓力;國家的4萬億元投資雖對污水處理領域青睞有加,但供水領域被排斥在投資拉動之外,且2/3資金需要地方配套的現實也給水業融資帶來壓力。具體到水業市場環境,2008年下半年新增的60億政策性資金對城市水業尤其是城市污水領域的注入,使整個水行業某種程度上呈現出“國進民退”的趨勢,外資則相對沉寂。這一點從本屆戰略論壇上頒發的“2008年度十大影響力企業”榜單中就可以看出:前三甲均為國有控股,世界水業巨頭威立雅則第一次跌出前五。
變化的環境,政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使2008年成為產業轉型年。而站在2009年門檻上的城市水業,無疑要延續這一趨勢,以轉型適應紛至沓來的各種變化。
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概括水業產業轉型的六大趨勢分別為:專業運營服務產業的興起;投資、運營和技術能力在產業第一梯隊中的落實;產權主體與經營服務主體的分離;區域化與政府責任主體的調整;水業服務鏈的進一步延伸以及企業主體之間的產業整合。一言以蔽之,即水業亟待由重建設行業向重運營和綜合能力的服務業轉型。
服務業比例是水業產業成熟的標志。目前,在中國這個比例是25%~30%,離發達國家60%的比例尚有差距。因此,向這個目標奮進是一個自然的趨勢。從備受關注的污水處理行業來看,我國的污水處理廠數量近年來急速攀升。1998年到2008年的10年間僅從400座增加到1500座,但2008年到2010年,預計兩年內就將再建成2000座,屆時將會有3500座污水處理廠運營。與此同時,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運營的主體和規模也在逐漸發生變化,10多年以前主要是10~20萬噸的大型處理廠,而目前在大城市的郊區以及鄉鎮在建的多是1萬噸以下的小型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處理的主體規模上向小型化發展、地域上正在向鄉鎮延伸。這種情況下,城市水業三種主要形態中的設備制造業與工程建設業正在馬不停蹄地完成先期準備,接下來該由以運營為核心的服務業大顯身手了――建設與運營并重成為適時的要求。
此外,金融危機下保增長促就業的國策也在呼喚能大量拉動就業的服務業。北控水務集團公司總裁胡曉勇說:“運營的服務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就業市場,全國有那么多的設施建成就需要有這么多的就業。”傅濤粗略估計這個市場未來可以提供超過10萬個崗位,帶動環保和就業的雙贏。
以“轉型”應萬變,但愿新挑戰與新機遇并存的2009年,中國城市水業能開拓出新模式,從而達到一個新高度。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