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青睞中國水市場 新國凱發意欲全力出擊

時間:2009-03-04 來源:新浪 作者:

早在6年前,新加坡凱發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林愛蓮就曾預言:集團業務在接下來幾年里將保持年均30%的增長速度,而最主要的增長動力正是來自中國市場。果如其然,2007年,該公司高達80%的營業額以及一半的利潤收入都是來自中國市場。到了2008年,雖然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凱發集團繼續保持著高速發展勢頭,去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187%,達到5.5億新元(約27億元人民幣),凈利潤增長了79%,均創出歷史新高。林愛蓮說,中國水處理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她對未來充滿信心。

凱發創辦于1989年,當時是白手起家,現在已經躋身福布斯亞洲500強行列。其超快速的發展經歷,可以說是抓住先機,做足了“水”的文章。它擁有世界先進的膜分離技術,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流體的過濾與蒸餾、工業用水的凈化、工業廢水處理以及城市供水及廢水的處理等領域;還有食品、飲料、制藥、化工水處理等行業。如今的凱發集團不僅是一家水處理企業,它還發展成為亞洲知名的環境工程集團,業務遍及新加坡、中國、印度、中東、北非等國家及地區,建立了一個水的王國。

水資源短缺是世界性的課題。全球65億人口需要清潔的飲用水,而目前的水資源很難滿足人們的需求。在這種背景下,水務行業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注。專家認為,水危機帶來的產業機遇非同小可。僅全球水務這一塊,就有約4000億美元的產值機會。林愛蓮更有她自己獨到的見解。她認為,水務是朝陽行業,隨著各種高科技工業的蓬勃發展,如電子業、生物科學等,環境污染的課題也越來越受關注,而市場對于清潔水的需求將日益增加,所以她很早就看好這個行業的前景。林愛蓮透露,全球的再循環水市場價值一年高達約2500億美元,而中國目前市場價值約為50億美元,將來份額還會增加很多。

正是對中國情有獨鐘,凱發自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在上海成立凱能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已經在中國建成10座污水處理廠,另外的34座正在興建之中。凱發因此成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推廣膜分離技術的跨國公司。據凱發集團副總裁兼財務總監王榮堅介紹說,公司正在經營著14個水處理市政項目,其中一個已開始產水,今年底前預計會有另外3到4個項目投入產水運作。王榮堅表示,凱發在中國的投資項目都超過預期目標,“我們感到很榮幸,能夠參與并為中國水資源循環利用作出貢獻”。

他介紹說,投資建設的天津大港新泉海水淡化有限公司,第一期工程設計的海水處理能力為日產10萬噸,將在今年7月建成,目前是中國國內最大的海水淡化廠。這座總投資額7.5億元人民幣的海水淡化廠建成投產后,經淡化處理過的水源80%將用來滿足海洋石化園區的工業用水,特別是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建設的100萬噸乙烯項目配套供水;另外20%作為天津市政水。他表示,公司將來還要啟動二期工程的建設,預計二期處理能力為日產5萬噸,建成后將使該廠成為亞洲最大的海水淡化廠。除了天津市,凱發集團也在黑龍江、遼寧、山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和湖南等地獲得飲用水和污水處理的建設合同。

凱發集團擁有亞洲最大的膜研發中心,是全球唯一一家集不銹鋼膜、陶瓷膜、分子篩膜、高分子膜等多種功能性膜的研發、制造及應用為一體的高科技公司。除此之外,公司還最先在新加坡采用雙膜法(UF+RO)工藝,將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處理成達到歐洲飲用水標準的工業用純水水源,以供新加坡眾多的芯片廠使用。同時,凱發正不斷為石油、化工、紡織、化纖、生物、醫藥、食品、發酵、紙漿、造紙、電子、電力等工業領域,提供低成本、高效益的流體處理解決方案。由于凱發多年來的出色表現,公司先后獲得“亞太區最佳水處理企業”,“工商時報最佳企業”,“福布斯全球最具活力中小企業200強”等榮譽稱號。

凱發因水而發,因為投資中國市場而興旺壯大。林愛蓮表示,凱發集團的業務主要來自中國,中國水務市場的巨大潛力也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她有信心繼續在中國拓展業務,集團除了正在著手在廣州設立辦事處外,還要盡快在北京設立分公司。隨著中國政府推出一系列強有力的經濟振興方案,并采取積極措施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資,在這樣十分有利的投資環境下,凱發將擁有更多的發展機會。目前集團公司的訂單額已經超過10億新元,因此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凱發今年的發展前景將會更美好。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