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秦澤榮:發現內需“短板” 破解治污難題

時間:2008-11-1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高初建

  秦澤榮對那一幕至今歷歷在目,然而,這么多年過去了,有關部門投資數千億元,治淮(淮河)10年花費600億元,治滇(滇池)十幾年耗資數十億元,治理太湖也是百億元,可是依然收效甚微。如今,陽宗海又發生了罕見的砷污染,怎能不讓人著急?

  對于專業研究微生物的秦澤榮而言,雖然砷污染這樣的重金屬污染與一般污染源不一樣,但總能找到治理的辦法!斑@就像給人看病,關鍵是對癥下藥!彼J為,利用藻類能夠吸附重金屬的特殊性對類似陽宗海那樣的水體進行治理,是最為經濟的方式,成本低,見效快。他說,藻類在一定的條件下是污染物,但不同的藻類用好了卻可以成為“治水之寶”。秦澤榮說,那種不允許水里長藻、長草、養魚的做法,最終只能適得其反,破壞了水生態循環鏈和水體自凈能力,反而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卑凑铡扒厥侠碚摗保灰_使用“水生態短板修復”成套技術,充分發揮有益藻類的生物學作用,變廢為寶,完全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改善水體水質。

  事實上,秦澤榮有過在云南治水的經歷。20069月,他與昆明市盤龍區政府簽訂協議,啟動了“金殿水庫水生態修復工程”。20天后,水庫的水就開始變清,2個月時水庫能見度達到152米;檢測后發現,水質主要指標達到III類地表水標準,關鍵的COD(化學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溶解氧三項指標達到I類地表水標準,水庫中養的魚甚至通過了有機產品認證。

  秦澤榮說,目前中國水污染問題嚴重,水安全形勢嚴峻,水環境治理的項目必然越來越多,可以說是市場的一個“短板”。只要有一個公平準入的環境,有公正合理的招投標制度,民營企業一定能在這個舞臺上大顯身手,大有作為。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