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秦澤榮:發現內需“短板” 破解治污難題

時間:2008-11-1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高初建

  備戰2008年奧運會的中國與瑞典皮劃艇水上訓練基地——北京延慶媯水西湖5000畝水域面積,受上游各類排污及周邊農業面源污染影響,水質呈嚴重的富營養化狀態,每到夏季高溫時節,藍藻水華就頻頻暴發。

  今年6月底,秦澤榮和他的北京普仁生態技術有限公司“臨危受命”,在水質最差的上游段約1000畝水域面積應急治理。一周后,修復段水面水華消失。從7月中旬開始,他們又將治理擴大到整個湖面,媯水西湖大面積出現水華的態勢已得到有效控制,保證了運動員有良好的訓練環境。

  幾年來,秦澤榮和普仁公司前后承擔了北京頤和園豐產湖、紅領巾公園、延慶媯水西湖等地表水,以及四川、云南等地的水庫、養殖魚塘和河北灤南縣海水灘涂養殖等水體的生態修復項目,從養殖用水到景觀用水,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

  水體的富營養化及由此引起的水污染治理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秦澤榮敢于向這一難題挑戰,在于他創新地提出“水生態短板修復”理論,在實踐中嘗試采取新的生物方法破解頑癥。

  在日本大阪大學攻讀微生物生態學博士、博士后5年,秦澤榮的專業領域是研究將微生物技術用于傳統農業,與水污染治理原本不太“搭邊兒”。但在國內水環境日益面臨嚴重危機的嚴峻背景下,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的命運與水污染治理纏繞在一起。

  多年來,川渝兩地一直有“肥水養魚”的傳統。養魚戶采取向網箱里投放雞糞、傾灑肥料等方式給魚“促肥”。而“肥水養魚”給農民帶來短期效益的同時,卻給水源帶來生態的災難性影響。

  矛盾隨著2006年的大旱和高溫而集中暴發,兩地水庫、魚塘開始出現大面積死魚現象。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