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水務市場濃縮了中國管理體制種種弊端

時間:2008-11-04 來源:邦尼視點 作者:

    一個缺乏戰略性預見的國家必然是被國際資本洗劫的國家,從中國的石油戰略到所有資源,中國一直是被敲詐的對象,然而我們的體制不僅在對外沒有戰略性的預見能力,就是在國內也是如此,筆者一直在關注水務這塊市場,也寫過‘假如水跟油一樣貴’的觀點,是因為筆者從國際油價的暴漲中,看到國際資本在各種資源領域里的活動痕跡。

    今天在中國新聞網有報道披露‘外資豪賭中國水務市場’,以及星島環球報道的‘外資布局中國水務市場’,都是在不同的視角再次警示中國,而這種警示也許已經晚矣,因為從威立雅水務出資17.1億元獲得蘭州供水集團45%的股權,2007年外資對中國水務的高溢價收購以此拉開序幕。

    隨后中法水務等幾大國際水務巨頭也開始在中國攻城略地,標的資金動輒以10億、20億元計,出價超出被收購企業凈資產額的13倍。這讓業內興奮不已,很多地方政府和企業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然而,外資出手闊綽只是表象,其中暗藏玄機,外資在中國高溢價收購的一輪風潮再起,中國水權堪憂。

    而現在當這些外資布局好中國水務市場之后,我們卻驚訝地發現這些外資竟然能夠如此精準地判斷到中國政府開始要提高水資源的價格,這不得不令人深思,是我們真的缺乏戰略,還是被某種利益所驅動,難道這么大的一個國家,竟然沒有能夠看出問題的嚴重性,這實在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國水協會長李振東一眼看穿問題實質,“外商今天高溢價收購供水資產,明天都要成倍地賺回去。一屆政府的政績,將成為今后歷屆政府的嚴重隱憂,最終都會轉嫁給老百姓。”

    那么我們該如何來杜絕這些事情的不斷在中國重演呢?我們在其它資源上所付出冤枉錢,已經足夠改善很多中國貧困地區老百姓的生活,中國政府應該出臺配套的細則來約束這些外資布局水務市場的行為,更應該從自身的體制上去杜絕這種不斷上演的利益輸送悲劇,未來任何涉及到百姓的政策合同,都必須經過評估而不是由地方政府拍腦袋和為了短期利益決定,這種未經過評估以及廣泛的公示,其合同都不具有約束力。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