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分析 >> 市場調研 >> 

城市水業產業化轉型 集中度不夠標準化欠缺

時間:2008-10-30 來源:新經濟導刊 作者:傅濤

    城市水業由原來的政府主導型的市政公用事業,逐漸引入市場機制,實現產業化轉變,企業主體得以發育和成長,總體上經歷了設備時代(1995年之前)、技術拉動時代(19952000)、資本拉動時代(20002005)、產業化轉型期(2005年之后)四個階段。

產業形態

    對城市水業來說,一般具有三種主要產業形態。

    一是設備制造業。城市水業作為設備制造業,是主要的產業形態之一,也是最為通用的產業形態。目前,許多國家水業服務市場仍然沒有完全對社會主體開放,比如新加坡,包括自來水服務、污水處理服務在內的城市水業服務,仍然由政府機構壟斷經營,因此,其水業產業形態上是典型的設備制造業特點。水業的設備制造業特點在許多國家具有普遍性,水業的設備制造業因此具有很強大的國際性,可以看到GE、西門子、ITT等一大批國際著名企業的市場身影。

    水業第二種通行的產業形態是工程建設業。目前中國城市水業的主管部門仍然是建設部門,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城市水業仍然保持著顯著的建設業特點。無論是政府文件還是市場上,一提到中國城市水業的市場規模和吸引力,就會直接關聯到投資需求的規模。2006年國際水協大會上建設部有關領導所說的10000億投資需求,2007年國家環保規劃所說的15000億環保投資需求,都是從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角度談的需求。應該說,在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建設業仍然是水業核心的產業形式,建設投資需求也就是城市水業最大的市場需求。

    但是,城市水業更長遠的產業形態卻是環境服務業。一般而言,服務業的比重是一個產業發育成熟程度的標志,對于環境產業和城市水業也同樣如此。為什么呢?截至20086月,我國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已經超過1400座,近半年來,新建成進入運營環節的污水處理廠每個月都有50多座,而且這還僅僅是指縣城以上的,不包括一般建制鎮。污水處理廠建好了就需要運營服務,從產業形態的重心上,就會從以前的工程建設業,轉入設施運營服務行業。因此,城市水業越發展,服務業的比重就會越大。通過國際交流發現,在發達國家,在水業產業成熟的國家里,城市水業主要的形態是服務業,一般占到60%以上。設施建設是水業產業化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過渡環節,城市水業的穩定產值和現金流靠的是供水服務和污水處理服務的穩定費用。因此,服務業是長久的、穩定的,雖然因為節水會造成人均用水量逐步減少,但是需要自來水和污水處理服務的人口卻隨著城市化的深入而在不斷增加,所以,城市水業作為服務業的總體產值也是在每年增加。另外,從水價的總體趨勢上看,全球范圍內的水價整體趨勢也是在不斷上漲之中。

    城市水業雖然有三種主要的產業形態,但是,城市水業主業作為環境服務業的存在形式是長久的,以制造業和設備業為主業則是階段性的。對中國而言,建設業作為水業主業,仍然會持續510年,但是之后,城市水業的產業比例將會發生逆轉,運營服務業會成為主流。

市場規模

上一頁 頁碼:[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