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1.5萬噸化工廢水每天為何只有5000多噸進入污水處理廠?環保部門經過明察暗訪,終于成功查封40根偷排暗管,江蘇省泰興市化工開發區化工廢水污染毒瘤最終被鏟除。
以強勢出名的官新民在2004年走馬上任擔任江蘇省泰興市環保局局長后,在一次調研中發現了一個怪現象:緊靠長江干流下游北側的泰興化工開發區日處理3萬噸污水處理廠,每天僅僅接納了5000多噸化工廢水,而按照環評報告,進區企業每天要產生1.2萬噸~1.5萬噸化工廢水。多余的廢水到底去了哪里?
面對化工廢水這個“大漏斗”,官新民決定查個水落石出。擊破化工廢水“地道戰”的工作由此展開。
化工產業畸形發展帶來環境隱患
“東西南北中,到處辦化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作為一個縣級市,江蘇省泰興市有一定規模的化工企業達300多家。經過幾年的發展,惡果終于顯露了出來:全市15條骨干河道,水質基本都在Ⅳ類水以下,沒有了Ⅲ類水。“進了泰興城,胸悶辣眼嗓子痛”,老百姓怨聲載道,泰興市曾一度成為江蘇省信訪投訴的大戶之一。
針對化工產業畸形發展所引發的一系列環境問題,泰興市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采取了一系列搗毀、關閉、取締、搬遷措施。后來又在長江干流北側圈地3平方公里,建立省級化工經濟開發區,專門遷移和引進姓“化”的企業進“巢”。這樣不但可以集中供熱、集中生產,各個企業所產生的化工廢水在進行預處理后,還可以在園區污水處理廠內進行集中深化處理。
經過幾年發展,泰興化工開發區先后引進國內外化工企業68家,其中,有列入世界500強企業3家。同時,開發區又配套建起了日處理3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對各個企業預處理化工廢水進行深度達標處理。
表面看,此時的泰興化工開發區發展可謂一帆風順:憑借與長江下游干流一堤之隔的區位優勢,招商引資風風火火;開發區內“五通一平”也為各個化工企業“大干快上”提供了良好條件。很快,化工開發區的發展順利步入了“快車道”,每年創造出來的GDP占到了泰興市經濟總量的l/3。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